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诅咒(zhòu)   笃志(dǔ)        曲肱(gōng)     威慑(shè) B.褪色(tuì)     搓捻(cuō)       绽开(zhàn)     尴尬(gà) C.菜畦(wā)       臃肿(zhǒnɡ)   蝉蜕(tuì)       斑蝥(máo) D.秕谷(bǐ)       黑痣(zhì)       时辰(chen)     桑椹(shè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妄下断语       神采奕奕       恋恋不舍       迫不急待       刨根问底 B.不露痕迹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班斓多资       俯冲而下 C.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步履蹒跚       张牙舞爪       扶摇直上 D.无所顾忌       一本正经       全身贯注       毫无生意       畏罪潜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美方有些人老是拿航行自由说事,不是杞人忧天,就是挑拨离间,另有所图。 C.他经常迟到,被老师多次批评也不改,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刘晓灵机一动想出个主意,就抓住了孔令贤同学。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 B.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C.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D.杰里既关切又无可奈何地看了看我,然后跟着他们下山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按要求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论语》中告诉我们,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桑中生李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⑥,远近翕赫⑦,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 [注释]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豚:小猪。⑤行:不久。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 1.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        ②丁氏对曰__________        ③欲持去__________        ④间一岁余__________ 3.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视 B.后人见桑中复生李             将复何及 C.闻者传语                           传不习乎 D.以余浆灌溉                       间一岁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5.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秋天的怀念》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下列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地躲出去暗自伤心,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地躲出去,等着儿子心态恢复平静。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地躲出去,等着儿子的心态恢复。 2.“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表现出“我”的心情是(     ) A.烦躁 B.疑虑 C.生气 D.痛快 3.“对于‘跑’和‘跳’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     ) A.母亲因“我”的双腿瘫痪了而难过。 B.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 C.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D.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的第二段虽然短小,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情节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对母亲的形象也起到很好的突出作用。 B.第三段中写“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说明儿子只知自己的病痛而对母亲的病痛视而不见,母亲经常为此感到痛苦和无奈。 C.文章第二段和第五段两次写到“我”对母亲病情的不了解,字里行间饱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遭受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母亲的伟大。 D.文章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一细节,表现出母亲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儿子的情绪变化,一个“挡”字,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相传一位财主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枝山便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读完,大为生气。祝枝山却用另一种断句方法大声地念了一遍,财主无话可说。财主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副对联分别加上标点。 财主读:明 日 逢 春 好 不 晦 气 终 年 倒 运 少 有 余 财 祝枝山读:明 日 逢 春 好 不 晦 气 终 年 倒 运 少 有 余 财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中,巧妙恰当地运用动词,可以使动作描摹更传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请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