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尧舜(yáo shùn)   梗塞(gěng sāi)   管夷吾(wú)   杵(chǔ) B.傅说(fù yuè)   俸禄(fèng lù)   孙叔敖(áo)   虞(yú) C.胶鬲(jiāo gé)   姬昌(jī chāng)   百里奚(xī)   畎(quǎn) D.枯槁(kū gǎo)   押解(yā jiè)   衡于虑(lǜ)   蹴(cù) 2、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取了四幅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   李白《上阳台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   毛泽东《七律·长征》 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 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 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 D.从《七律·长征》豪迈的草书中,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者高尔基敏锐地预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创造出广为传颂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B.《梅岭三章》是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C.他很有绘画天赋,赏雪归途中就妙手回春,成就了一幅佳作。(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D.《月夜》中,与大树“并排立着”的“我”,让人感受到一个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快乐英语”、“英语角”栏目主持,真让人佩服。 B.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D.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②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苏轼) 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醉花阴》李清照) ④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⑤力尽不知热,______。(《观刈麦》白居易) ⑥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1)心:本心(2)路:大道(3)由:走(4)放:丢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妻妾之奉   奉:________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        (4)舍其路而弗由   弗:________ (5)放其心而不知求   求: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孟子很擅长对同一论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就拿这两个文段来说,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但都论述了同一个论点,那就是_________。 4.孟子以“善辩”闻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严密的论证体系,【甲】【乙】两个文段中都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分别举例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清澈的声音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⑪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1.“声音”是文章的明线,围绕“声音”,“我”经历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第4件事情。 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自然段中“那些漫漫尘埃”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有一些声音入心底,“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3.请按括号提示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从修辞运用角度) (2)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从人物描写角度)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任务型表达。 2019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当今教育,学校普遍责怪家庭教育担当不力,家庭则习惯性地认为孩子“应由学校老师教育”。 针对“家庭教育立法”,请你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字数不超过100字。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承担了国家安危的责任。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