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远miǎo          明晰xī         羁绊jīpàn B.恬静tián         蓦然mò          烧灼zhuó C.淋漓lín ní      瞳仁tóng       颤栗zhàn lì D.冗杂rǒng          耳畔bàn        磅礴páng bó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翠羽流苏            人情世故 B.挑灯看剑             千呼万唤 C.富贵荣华             叹为观止 D.吹角连营             兴高彩烈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④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        ) (2)悉如外人(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甲】段描绘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文段三 生命与蛋白体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在这里,蛋白体是按照现代化学的意义来理解的,现代化学把构造上类似普通蛋白或者也称为蛋白质的一切东西都包括在蛋白体这一名称之内。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遇到生命,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是和某种蛋白体相联系的,而且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遇到不处于解体过程中的蛋白体,我们也不例外地发现生命现象。无疑地,在生物体中,必然还有其他的化合物来引起这些生命现象的特殊分化,对于单纯的生命,这些化合物并不是必要的,除非它们作为食物进入生物体并变成蛋白质。我们知道的最低级的生物,只不过是简单的蛋白质小块,可是它们已经表现了生命的一切本质的现象。 但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这些生命现象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在于蛋白体从自己周围摄取其他的适当的物质,并把它们同化,而体内其他比较老的部分,则分解并且被排泄掉。其他无生命物体在自然过程中也发生变化,分解或结合。可是这样一来,它们就不再是以前那样的东西了。岩石经过风化就不再是岩石,金属氧化后,就变成锈。可是在无生命体中成为破坏的原因的东西,在蛋白质中都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蛋白质内各组成部分的转变、摄取和排泄这种不断交替停止的一瞬间起,蛋白质本身就停止生存了,它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这种情形和无生命物体所发生的不同,它不是由某种从外完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为它的体现者——蛋白质所固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如果化学有一天能够用人工方法制造蛋白质,那么这样的蛋白质发现适合的食物,这还是一个问题。 1.从第一、二段内容看,文中加点的“生命的一切本质的现象”指的是: A.生命是和某种蛋白体相联系的。 B.生命是未解体的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的蛋白体。 C.生命是简单的蛋白质小块。 D.生物体中存有其他的化合物。 2.下列说法与第二段的内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最低级的生物也能表现出生命的本质现象。 B.文中加点的“其他的化合物”指的就是“这些化合物”。 C.许多食物都能引起生命现象的特殊分化。 D.解体的蛋白质只能是最低级的生物。 3.下列说法不符合第三段内容的一项是: A.生命体、无生命体都会产生分解、结合现象。 B.作为生命的蛋白体,必定要摄取其他蛋白质。 C.蛋白体从内部完成对食物的摄取、分解、排泄。 D.目前人工制造的蛋白质,还没有适合的食物。 4.第三段的中心意思是: A.生命的存在,摄取蛋白质必不可少。 B.生命体与无生命体的区别。 C.生命的存在,在于对蛋白质的摄取、分解与排泄。 D.一切生命现象都与蛋白质相关。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诗歌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李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描写来间接抒情。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李诗的尾联进行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学校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在谈到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时,有同学提出:“什么是真正低碳?原始社会,住山洞,穿树叶,围兽皮,男耕女织,这是人类社会最环保的形态。只要进入社会化生产,低碳生活就很难实行。”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阐述理由。 七、作文(共40分) 微写作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某校九年级开展“博览经典,广知增智”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在“话朋友”交流会上。要求与名著中的人物交友,下列朋友你最想结交的是哪一个?请结合名著内容写一段发言稿。(150字左右) A.《朝花夕拾》:少年迅哥儿的朋友少年闰土。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般的战士保尔·柯察金。 C.《水浒传》:林冲的朋友鲁智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