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松滋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 B.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C.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 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翻来覆去             抑扬顿挫             五脏六腑             疙瘩 B.装模做样             屏气凝神             谈笑自如             玩耍 C.叹为观止             鸦雀无声             余音绕梁             喝采 D.嘎然而止             大彻大悟             左右逢源             皓齿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研究古诗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默写。 (1)《诗经·邶风·式微》中用质问的语气表达劳动者天黑了还要在露中劳作的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郑风·子衿》中表达女主人公因陷于深深的思念之中,渴望与恋人相见而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友人不要为离别伤感而应当坦然豁达、奋发有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而出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甲】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乙】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       四舍五入       锲而不舍 B.才通人       通情达理       融会贯通 C.具答之       别具匠心       交通工具 D.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欣向荣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黄发的老人和小孩,都开开心心,自得其乐。 理解:住桃花源里,因为环境优美、物资丰富而心情舒畅,这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富足生活。 B.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于是桃花源中的人们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 理解:桃花源之所以与世隔绝,是因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3)《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都是陶渊明的作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接材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①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③不吝情去留。环堵④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⑤,晏如⑥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注:①【亲旧】亲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②【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速,往,到。辄,就。③【曾】,不,竟不。 ④【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⑤【短褐穿结】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⑥【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①~③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请找出第④段“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代的内容。 3.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5.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具体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阅读】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中写到“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意思是所说的话语直接而且切中要害,想要听到的人能深深警醒。请你结合《卖炭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你为丽江写一段导游词。 七、作文(共40分)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 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 生活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