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蜷(quán)        伏簇(zú)新        断壁残垣(gèn)       吹毛求疵(cí) B.阴霾(mái)       诘(jí)难            呱(guā)呱坠地        味同嚼(jué)蜡 C.看(kān)护       号(háo)啕        浑身解(xiè)数        不可限量(liáng) D.凫(fú)水        趱(zǎn)行        文采藻(zǎo)饰        销声匿(nì)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B.(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C.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宛惜? D.当那些乱篷篷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优雅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B.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C.这场球赛十分精彩,台下观众个个袖手旁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D.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之后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提出问题,就算得上是深度阅读。 B.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六千万元以上。 C.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凝结着中华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诚挚的热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 D.随着北斗走向全球,这项中国技术在助力全球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 (2)篓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失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句,每组词句中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亲密无间                         衣食所安 国泰民安 B.弗敢专也 专心致志                         弗敢加也 添砖加瓦 C.战则请从 从善如流                         公将驰之 驰名中外 D.彼竭我盈 车马盈门                         惧有伏焉 临危不惧 2.翻译下列三个语句,并根据上下文对其做出的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这些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理解:曹刿认为这些当权者只会吃肉,军事才能上都比较差,面对齐国军队很难取胜。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责本分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是尽到了当权者的职责,是百姓信任并可以追随他打仗的条件。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查看到齐军的车辙很乱,远望他们的战旗也已倒下,因此追赶他们。 理解:曹刿解释自己“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的结果,可见,在军事上他也能做到“远谋”,考虑问题比较远。 3.阅读原文及链接材料,曹刿、赵威后都认为______________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请你结合原文,谈谈这种思想在他们身上有何具体表现。 链接材料: 赵威后向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②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位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国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④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铜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将失去支撑。由此可见,____________,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甲】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乙】第②段列举钟南山院士和年轻的医护人员勇赴疫区的事例,意在证明有担当精神的人不分年龄大小。 【丙】第③段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并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3.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材料: 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注:①【传统公共卫生干预】用提倡戴口罩、限制大众集会等手段来保障人民大众健康。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中画线句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堪称妙笔,试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假如有一天,课文中老人的儿子回来了,请想象一下他们父子重逢的情景。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在山川原野中行走,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在大街小巷中行走,可以领略淳朴的民风,感悟善良的人性;在诗词歌赋中行走,可以品味优美的意境,情感为之丰富;在名人名家的思想上行走,可以感受他们的智慧与风采…… 请以“在         中行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不抄袭他人的文章。5、书写要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