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中道崩殂(cú)       裨补阙漏(bì)        行阵和睦(háng) B.以彰其咎(jiù)       陟罚臧否(zhì)       以遗陛下(yí) C.庶竭驽钝(shù)     猥自枉屈(wěi)       咨诹善道(zōu) D.夙夜忧叹(sù)       攘除奸凶(rǎng)     妄自菲薄(fěi)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 B.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C.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 D.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另请高明 3、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写出了黄河冰雪覆盖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写出了黄河落日的奇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又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终守之/已而之细柳军 B.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 C.以头抢地尔/不以物喜 D.而君逆寡人者/人不知而不愠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雎列举专诸、聂政、要离行刺之事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向秦王暗示了自己将效法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到底。 B.选文写韩魏灭亡之后,附属于秦的安陵国君臣对强秦的最后一次抗争,唐雎临危受命,在秦廷不卑不亢,斗智斗勇,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C.本文叙事,主要采用动作描写,并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中来刻画。 D.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睛,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鹤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溜一圈。 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⑪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⑫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⑬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⑭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⑮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⑯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⑰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 B.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 C.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正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 D.这篇小说从生活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2.第⑦段写到老人的“这点儿怪脾气”。老人的“怪脾气”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日的轨迹上。(从修辞角度) 4.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赏析颔联中“飘”字的妙处。 (2)诗歌表现出诗人“所欲有甚于生”的人生观。请结合诗歌说说作者“所欲”为何?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照我看,这是错怪了金钱。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毛病不是出在钱上,_______。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当然,钱可能会刺激起贪欲,_______。无论在钱多钱少的人中,都有贪者,也都有不贪者。所以,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微写作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简·爱》,觉得主人公简·爱身上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的思考。 请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