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拽出(zhuài)     告罄(qìng)     战栗(lì)       怏怏不乐(yàng) B.蹒跚(pán)        阴霾(mái)       毋宁(wú)       毛骨悚然(sǒng) C.烧灼(zhuó)       吞噬(shì)       炽热(zhì)     白雪皑皑(ǎi) D.点缀(zhuì)       羸弱(léi)       遨游(áo)       芸芸众生(yú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孕育 奠基 斑斓 潜心贯注 B.无暇 黯淡 咳嗽 一返既往 C.高粱 兽铤 署名 锋芒毕露 D.草率 萦绕 镐头 慷慨淋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经过一天的颠沛流离,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前进东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供电段。 B.他处理问题时,常常自作聪明,事情办砸了又推给别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C.学校附近的十几个农民擅自到教学楼下开凿煤窑,导致教学楼墙壁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整日屏息凝神,担惊受怕。 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终于回到了祖国,在人民大会堂,他受到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显得十分激动。 B.因为为了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所以学校就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C.他等待的这场特殊的考试,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D.以为近在咫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对于本乡本土的名胜风景,我们反而没有游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①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②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③长逝。 注:①弈秋:古代下棋高手,秋,人名。②颔:点头。③溘kè:突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史某好弈,自诩曰                    (2)人皆神之 (3)或请于手谈一局                           (4)及病笃 2.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或 请 于 手 谈 一 局 则 淡然 一 笑 飘 然 引 去 似 不 屑 于 弈 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家? (2)言讫,溘然长逝。 4.从选文来看,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请说说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站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说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用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大门。” ⑪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选文中画线句子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展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游山西村》和《秋兴》,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速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秋 兴①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这首诗写于1183年8月。1180年,江西水灾,陆游开仓放粮,被小人借机弹劾。陆游愤而辞官,回到山阴。这首诗就是闲居山阴后所做。②迮zé:狭窄。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景象,也道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B.《游山西村》颈联生动地描摹了一幅春社之时古朴而又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 C.《秋兴》首联写自己头上长满白发,颔联写中年多病,流露出对时光日迫的感伤。 D.《秋兴》尾联是想象之景,想象自己在烟雨中把小船系在桐江岸边枫树上去垂钓。 2.从两首诗对诗人形象的刻画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游山西村》与《秋兴》的不同之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_____________把改为___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