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缥缈(piāo miǎo)的空中 B.白昼(bái zhòu)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当它卸下批闪烁(lì)的白银 D.船上却焚(fén)起了大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黎明       焕然一新       呼朋引伴 B.静谧       再接再励       不计其数 C.莅临       无精打彩       迫不及待 D.干躁       谈笑风声       任劳任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忽然恍然大悟。 D.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的欢迎。 B.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骄傲自满。 D.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我们要直面问题,向污染宣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3)年与时驰(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主要论述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宁静淡泊的价值。 B.学习时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态度也要端正。放纵懈怠、轻薄浮躁不但对学业有碍,而且达不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C.本文以对偶为主,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感染力很强。 D.作者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说真话,用真情,语言生动形象。 【乙】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节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不接世/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 B.诫子书/宜诫翻奖 C.淫慢则不能励精/骄慢已习 D.俭以养德/当以疾病为谕 5.请用两条“/”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 宜 思 勤 督 训 者 可 愿 苛 虐 於 骨 肉 乎 诚 不 得 已 也! 6.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乙】文中的“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符合【甲】文中的哪一句?【乙】文作者认为该如何教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看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帖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地回,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MM惊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1.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 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开头一段略做赏析。 3.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4.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5.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中“左迁”一词的意思是_____,首句中“杨花”“子规”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____的氛围。【乙】诗中“征人”一词的意思是___,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2.两首诗都写到了月,请分别说说两位诗人是如何借“月”来抒发情感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②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③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④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发现,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