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ɡ)          忏悔(qiàn)                 忧郁(yù) B.恩惠(huì)            矜持(jīn)                  伫立(chù) C.卸却(xiè)            酒酿(niànɡ)               瞬息(shùn) D.挑逗(tiǎo)          赤裸(ɡuǒ)                  延绵(mi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离散了半个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一日,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纂,有删改) 【注释】①世祚(zuò):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众人皆问之: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易》为宗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B.忽于眠中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C.俄而起惊                       俄而雪骤(《咏雪》) D.日月广明之道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 5.【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彭荆风的《驿路梨花》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⑪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⑫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 ㉝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㉞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㉟“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㊱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㊲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选文中的“梨花”有几层含义? 2.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 3.试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⑫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文中第㉝段的画线语句,从记叙的顺序看,这段文字属于___________,从描写角度而言属于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梨花和解放军叔叔__________。 5.文章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尾,有何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着的“题”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触动我心灵的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