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遵化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sǒnɡ)         亘古(ɡènɡ)          酌油(zhuó)        诘问(jié) B.粗拙(zhuō)          滞笨(zhì)            愧怍(zuò)            侮辱(wǔ) C.镶嵌(qiàn)          门槛(jiàn)            忿然(fèn)            家圃(pǔ) D.霹雳(pī)             取缔(dì)             自矜(jīnɡ)            撬开(qiào)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  缭亮  霹雳  翻来复去 B.烘托  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优雅  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宽敞  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派出所的警察找到小明同学,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因为帮助打架致人重伤的远房表哥外出“避难”也触犯了法律。 B.我们班的向大和向二是一对双胞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俩都形影不离。 C.在有口皆碑的事实面前,燕子同学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中午在教室里捣乱,影响同学们休息的事实。 D.老师刚公布了我们班在全区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小川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奖品什么时候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4)人不堪其忧_________ (5)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从“忠、信、习”三方面反省自己,从中看出古代治学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4.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给你的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碑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也一一细细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豆芽般的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突出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此碑丰哉!丰碑千丈!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不过,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然而,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现,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一个泉,叫作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儿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静寂,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着门找人,也该找到了。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齐声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多么恢宏的一片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都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却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读碑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么? 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因为人生道路的漫长,口袋里的什么东西丢了,也发现不了;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文章大半部分写作者“读”的两座碑,他分别“读”到了什么?他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________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竞发现,我并没有读懂!”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________ 3.作者“读碑”,最后读懂了哪些内容?_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   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两首诗在写雨的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借雨咏怀,请说说诗人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读书,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请结合相关内容,自选角度(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简要说说《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带给你的独特感受或体验。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放学》一文中,安安晚了回家,是因为一路游戏;《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晚了回家。是因为“我”不敢爬下悬崖。晚了回家,事出有因。回家晚了,也可能要承担后果。 请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套作; ②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不得透露考生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