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模块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通讯模块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一、 智慧能源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一)智慧能源行业的周期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修订)》等规定,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等表计产品作为监管方式为―型式批准,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因此,智能表计产品受到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产品替换周期导致的需求变化影响。此外,各国家或地区针对智慧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或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制定了周期性投资规划,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整体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二)智慧能源行业的区域性 从全球来看,处于智能电表替换周期中的国家分布呈现周期性交替特征,因此智能电表需求不存在明显区域性。此外,受下游市场所在区域的经济景气度、智慧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投资规划影响,目前正处于电表更换期的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正处于智能电网大规模部署阶段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国家对于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有更大需求。 (三)智慧能源行业的季节性 行业的下游以各国或地区的电力系统运营商为主,主要通过招标方式进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采购。各国家或地区的招标周期、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一年内通常进行数次招标,而国外可能为数年一次招标。 二、 智慧能源发展趋势 尽管智慧能源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国家双碳背景下,智慧能源继续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相关政策和商业模式的逐步完善,预测国内智慧能源下阶段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数字技术将与能源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未来一段时期,智慧能源技术趋势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链进一步高度融合。智慧能源只有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落地实践,相关业务经验和数据积累,智慧化价值不断体现,才能进入规模提速增长、创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以及能源企业广泛参与的新阶段。 智慧能源主要聚焦于能源安全、高效以及低碳化。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将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化作为我国新阶段能源发展的核心目标,未来智慧能源的场景主要聚焦方向包括:以自动化作业、智能诊断在线预警以及在线应急管理等为代表的提升能源安全应用场景;以源网荷储协调调度、需求侧互动为代表的能源清洁低碳等场景;以能效提升、运行优化等提升能源效率场景等。智慧火电、智慧核电、智慧风电、智慧火电、智能电网以及需求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以及需求响应等场景会成为智慧能源重点方向。 市场和价格机制逐步完备促进智慧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构建和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电碳市场相互衔接和促进,智慧能源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得到进一步市场激励,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商业模式进一步清晰。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多能互补以及虚拟电厂等为代表的智慧能源业态会因为明确的商业模式而迎来快速的发展。 能源政策催生各类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能源领域的开放会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应用,面向能源供需衔接、生产服务等业务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将会涌现,通过能源各产业融合发展,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提升整个行业的活力和效率。 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和商业模式的稳定,智慧能源的投资和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能源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继续加速,相关投资进一步增长,加上地方政府能源数字新基建规划逐步落地,预计智慧能源服务市场将会快速扩张,例如能源生产输配消等环节的智慧能源服务,以及源网荷储项目、多能互补和智慧园区等,市场规模巨大。 安全可靠、应用替代的国家战略,将推动智慧能源高速发展。安全可靠应用替代工程,是着眼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除数字关键核心技术风险隐患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实践。要求在电信、广播电视、能源、金融、公路水路运输、铁路、民航、邮政、水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中落实安全可靠应用替代工作。统筹加快重要行业领域替代工作,强化重要行业领域工作统筹和责任落实。能源行业是安全可靠、应用替代的重要行业,推动能源技术转型升级,实现能源行业安可替代,是智慧能源建设的重大机遇。 三、 智慧能源行业概况 广义的智慧能源体系,是指基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一种泛在能源网络体系;狭义的智慧能源体系,是指包括微电网、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在内的多组态能源表现形态,也是一种具有多源、互动、自主、协调四大特征的物理能源网络体系。智慧能源体系能够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能源及需求之间实现实时平衡、灵活调度、优化配置、高效及可靠运行。在先进信息、通信、控制、储能等技术推动下,能源体系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在能源供应、安全运行和清洁消纳三方面都具备了转型升级的技术基础,传统能源体系向智慧能源体系转型之路已经逐渐清晰。 考虑时间和覆盖范围两个维度,智慧能源经历了以下的发展历程:其中,微电网不仅是智慧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亦是智慧能源体系中在具体场景的具体表现形式。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构成的,以供应电力为主的独立可控系统,可实现局部地区的电力电量自平衡。 四、 智慧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建设发展,智慧能源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为智慧能源行业发展带来新启发,一带一路的提出、高铁产业迅猛发展、节能环保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形势无一不为智慧能源行业指明方向,为其发展带来新气象新思路。 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世界能源互联网发展。形成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能源综合效率明显改善,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大众参与程度大幅提升,有力支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互联网+智慧能源全国特色双创示范基地成果展示、配电物联网、网上国网、现代智慧供应链、不停电作业等展区的一项项创新应用,展现泛在电力物联网正以智慧能源的形式点亮美好生活,构建共商、共享、共赢智慧能源服务生态圈。 五、 智慧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智慧能源行业高端人才紧缺 随着智能电网的加速推行,智能配用电技术将不断发展,产品更新的频率逐渐加快。因此,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配套服务都需要有高端技术人才的加入。与此同时,智能配用电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涉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领域技术,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的人员,不但要具有技术、技能,而且要将这些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导致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二)智慧能源行业竞争激烈 智慧能源行业下游行业主要为电力行业,其中又以各国或地区的电力系统运营商为主,由于各市场之间环境差异较大,电力系统运营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行业区域化程度明显。并且,由于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销售通常以招投标方式进行,各国的本土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信息获取、营销渠道等方面具备一定竞争优势,随着各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市场竞争的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 六、 智能电表行业概况 智能电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除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等基本功能以外,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以及防窃电等功能,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量等特点。 从电表产品形态上看,从19世纪感应式电表问世以来,电表经历了从感应式电表到机电一体式电表、电子式电表的发展历程,其中,电子式电表已经由普通电子式电表阶段发展到现如今的智能电表阶段:随着能源变革深入推进以及碳减排目标下各国的智慧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发展,智能电表作为电力数据收集、监测的重要终端,对提高新型电力系统下分步式电源计量、负荷管理、双向互动服务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智能电表亦进一步向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和多元化方向进化,目前已进入到采用AMI架构的第二代智能电表阶段,可实现搭载运维支撑、有序用电管理、电器消防、新能源接入、能效管理等多元化应用功能。 七、 智慧能源行业特点 (一)智慧能源行业市场及环境差异决定产品定制化特点 因各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基础建设、人文风俗、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区别,各国或地区智慧能源体系推进重点存在差异,或是处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对于智慧能源产品需求差异化程度较大,例如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系统运营商因缺乏关键技术、设备、项目经验等,对智慧能源产品的需求主要为一体化、一站式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以迅速提高能源系统管理和运营效率,有部分国家或地区则更为关注产品的通讯功能、耐用性。 (二)可靠性及安全性成为智慧能源行业竟争焦点 随着智慧能源体系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比例进一步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渗透,新能源电力的预测、安全以及消纳等难题越发凸显,对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电力计量和数据传输可靠性奠定了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在各类环境中平稳运行基本保证,更是解决新能源发电侧随机性、波动性以及分散性难题的重要抓手。此外,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电力行业,其中又以各国或地区的电力系统运营商为主,对于能源数据的通讯安全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智慧能源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