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低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D.离子半径:Z> W>X>Y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是氧元素,X是氮元素,Z是硫元素,W是氯元素;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Z的单质是固态,则Z的熔沸点最高,A错误;B、W的非金属性大于Z的非金属性,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B错误;C、Y的非金属性大于Z的非金属性,则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强,C错误;D、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Z>W>X>Y,D正确。答案选D。 2.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两种X、Y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3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15 mol/(L·s),则Z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s)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Y的转化率增大 C.开始充入容器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AC 略 3.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或解释 ① 将40 g 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该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② 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 离子浓度有的可能增大,有的可能减小,有的可能不变 ⑶ 某盐NaX溶液pH > 7 酸HX为弱酸 ④ 0.1 mol/L 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将变小 ⑤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 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 < Cu ⑥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C 略 4.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实验都能达到如期目的的一组是 (     ) ①用碘酒来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②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③用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过多的Ca2+、Mg2+ ④用聚光手电筒检验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 ⑤用肥皂水涂抹被蜂、蚁蜇咬后而引起的皮肤肿痛⑥用食盐来吸收摔破的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 B 略 5.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 A.Na2CO3和Na2O2           B.Na2CO3和NaOH C.NaOH和Na2O2            D.NaOH、Na2O2和Na2CO3 参考答案: B 根据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加热条件下NaHCO3分解后存在如下关系2NaHCO3~1CO2~1H2O,Na2O2与CO2、H2O反应的关系分别为Na2O2~CO2~Na2CO3,Na2O2~H2O~2NaOH。故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Na2CO3和NaOH。 故答案选B 6.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镀铜 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 移向Fe棒 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A、若X为直流电源,则该装置为电解池,Y为铜棒接正极,则铜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Fe棒上镀铜,故A正确; B、若X为直流电源,则该装置为电解池,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做阳极,被腐蚀,故B不正确; C、若X为电流计,则装置为原电池,Y为锌棒做负极,根据“阳正阴负”的移动规律知,SO42- 移向F锌棒,故C不正确; D、若X为导线,则装置为原电池,Y为铜棒,则Fe棒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正确。 8.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K+、Al3+、Cl-、SO42-     B.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SiO32- 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 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 参考答案: 略 9. 下列各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共存且通入括号中相应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a+、Ba2+、HSO3﹣、I﹣(氯气)        B.Ca2+、NO3﹣、Na+、Cl﹣(二氧化硫) C.Fe3+、SO42﹣、CO32﹣、NO3﹣(氨气)    D.Na+、K+、HCO3﹣、Cl﹣(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D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氯化物及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等能共存,通入气体后仍能共存,说明离子之间不反应. 解答:解:A.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通入氯气后,氯气能将HSO3﹣、I﹣氧化,故A错误; B.这几种离子离子之间不反应,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所以不能共存,故B错误; C.Fe3+、CO32﹣之间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C错误; D.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通入二氧化碳后也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为考试热点,明确离子共存的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易错选项是B. 10. 下列反应I和反应Ⅱ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11. 锑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参考答案: B 12.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 B.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C 解析:A、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故A正确;B、福尔马林是指甲醛的水溶液,甲醛等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C、加入明矾由于铝离子水解得氢氧化铝胶体,胶体有吸附性使水中的悬浮物下沉,与海水淡化无关,故C错误;D、烟花利用了金属的焰色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3. 在含有、、、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14.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K+、Al3+、Cl-、SO42- B.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l-、NO2- C.AlO2?浓度为0.1 mol·L-1的溶液中: Na+、K+、HCO3-、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iO32- 参考答案: C 略 15. (2007·上海卷)13.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 烷烃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88.6 -42.1 -0.5 36.1 燃烧热(kJ·mol-1) 1560.7 2219.2 2877.6 3535.6 *燃烧热: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 参考答案: D 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升高,燃烧热成线性关系增大,但不成比例关系。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每空2分)(共22分) I. (12分)某学生欲配制6.0 mol/L的H2SO4  1 000 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 mL 0.5 mol/L 的硫酸;②150 mL 25%的硫酸(ρ=1.18 g/mL);③足量的18 mol/L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 mL、500 mL、1 000 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填“3.0”、“4.0”或“2.0”)。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的浓硫酸____mL(填“345”、“400”或“295”),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0分) (1)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②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③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后,产生黄绿色气体,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              B.MnO>Cl2>Fe3+>I2 C.Cl2>I2>Fe3+>MnO              D.Fe3+>MnO>Cl2>I2 (2)在一定条件下,Pb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