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参考答案:C略3. 能用H+ + OH- = H2O表示的反应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钾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钠与醋酸溶液反应参考答案:C略4.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A.1 :7 B.7 :1 C.7 :8 D.8 :7参考答案:B略5. 下列是烷烃通式的是 A.CnH2n+2 B. CnH2n C.CnH2n-2 D.CnH2n-6 参考答案:A6.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1),L层电子数为(a+b)。
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①与水反应 ②与硫酸反应 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④与氯气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略7. 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w.w.w.k.s.5.u.c.o.m 参考答案:D8. 1 mol X跟a mol Y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 + 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l ,b=l B.a=2 ,b=1 C.a=2 ,b=2 D.a=1 ,b=2 参考答案:A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③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⑤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⑥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 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⑦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⑧22.4L的CO气体和28g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A. ①②④⑥⑧ B. ③④⑤ C. ①⑤⑥⑦ D. ③⑤⑦参考答案:D①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可能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氧气转化为臭氧,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①错误;②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和硫酸钡,后沉淀部分消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②错误;③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即二氧化硫溶于氢氧化钠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氯化钡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故③正确;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盐酸能够溶解碳酸钙,因此该反应不能发生,故④错误;⑤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2CO+O2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2CO+2Na2O2=2Na2CO3,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2H2+O2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总方程式为:2H2+2Na2O2=4NaOH,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所以Na2O2增重的质量为CO与H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ag,故⑤正确;⑥刚玉坩埚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利用刚玉坩埚加热氢氧化钠固体,故⑥错误;⑦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故⑦正确;⑧由于此题中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故22.4LCO不一定是1mol,故⑧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本题的易错点为①④⑧,难点是⑤,可以利用差量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如CO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再与Na2O2反应:2CO+O2 2CO2,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2CO+2Na2O2=2Na2CO3,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同理分析氢气的反应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1H、21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4220Ca和 4020Ca、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素异形体C.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D. 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参考答案:B【详解】A. 、、H+和H2是: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氢气单质,同属于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A正确;B. 和 是钙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石墨和金刚石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1H和2H是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不同原子,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C正确;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质量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12.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乙醇和乙酸 B.正丁烷和异丁烷 C.12C与14C D.金刚石和石墨参考答案:B略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 NH3中含有3NA个N—H键B.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11.2L CO2中含有NA个O原子2 D.20g重水( 1H2O)中含有10NA个电子参考答案:B略1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 LH 2中含有NA个氢原子 B、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HCl含有相同的的分子数 C、14g N2中含有14NA个原子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g 参考答案:B略1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B. 铜片与浓HNO3:Cu+NO3-+4H+===Cu2++NO↑+2H2OC.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参考答案:A【分析】A、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B、浓硝酸参加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C、氯化铵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会产生氨气;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碳酸氢根、铵根离子均能和氢氧根之间发生反应.【详解】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三价铁,自身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故A正确;B、浓硝酸参加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铜与浓硝酸反应为Cu+2NO3-+4H+=Cu2++2NO2↑+2H2O,故B错误;C、氯化铵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会产生氨气,即NH4++OH-NH3↑+H2O,故C错误;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碳酸氢根、铵根离子均能和氢氧根之间发生反应,即HCO3-+NH4++2OH-NH3↑+2H2O+CO32-,故D错误。
故选:A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填写字母)a.乙酸 b.苯 c.乙醇 d.乙醛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 b.乙醇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参考答案:(14分)(1)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各2分) 放热(1分)(2)加热 冷却(各2分) (3)乙醛 乙醇 水(2分) 氮气 (1分) (4)a c (各1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有下列各组物质:①126C和136C;②石墨和足球烯C60;③漂白粉和漂白液的主要成分;④正丁烷和异庚烷;⑤乙烯和聚乙烯;⑥和;⑦丙烷和环丙烷;⑧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
请用序号填空:(1)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位素2)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3)__________组两者属于同系物4)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5)__________组两者是同一物质参考答案:(1)① (2)② (3)④ (4)⑧ (5)⑥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