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ɡ)          忏悔(qiàn)                 忧郁(yù) B.恩惠(huì)            矜持(jīn)                  伫立(chù) C.卸却(xiè)            酒酿(niànɡ)               瞬息(shùn) D.挑逗(tiǎo)          赤裸(ɡuǒ)                  延绵(m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宛转   肃静   祈祷 B.暄闹     钥匙     浊流 C.戒尺   摩损   胳膊 D.督学     懊悔     蹈冰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养精蓄锐,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B.李凯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要去竞选班长。” 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泪流满面的形象。 (3)“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李渔《闲情偶寄》)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C.水芙蓉之于夏     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D.然水芙蓉必须池沼     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 2.翻译句子。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 3.如何理解【甲】文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 4.【甲】文描写“莲”和【乙】文描写“木芙蓉”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特点?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我的父亲爱迪生 ①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撮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亮亮的,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曾否获得许多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②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象力、决心、谦逊和机智。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③父亲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他对我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乐趣。”大家都传说他每天只睡四小时,这绝非夸张。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④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他的成就无人不知,他三十岁发明留声机,把声音录在唱片上;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扩音器、复印机、医学用的荧光屏、镍铁电池和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也把别人的发明——电话、电报、打字机——改进为实用的商品。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他时常碰到失败。 ⑤父亲曾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试验镍铁电池,但未能成功,结果弄得经济拮据。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我特别记得1914年12月间的一个严寒冬夜。那个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呼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灌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无济于事。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已经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六十七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后来我在工厂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妈妈在哪里?”他大声喊道,“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 ⑥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⑦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他和助手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⑧八十三岁时他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⑨到了八十四岁,他终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然在照耀着。”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点24分,噩耗终于传来:“灯灭了。” ⑩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爱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这样做。 (查理斯/文,有删改) 1.说说第①段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写爱迪生的失败上。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是什么。 3.将第⑦段中“从没退休”与“不怕老”调整一下语序好不好?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写乡思,诗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笛声“暗飞”,似乎是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C.“此夜”一句指深夜诗人在缥缈的笛乐中,听到有人在摘折柳枝的声音。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情真意切,扣人心弦。 2.有人认为“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朗读时重读应该落在“满”字,为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爱莲说》的作者_____,字___,道州营道人,____(朝代)哲学家。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我的_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求突出“我”的特征;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