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chéng)     发髻( jì)     看护(kàn) B.着落(zháo)      伦敦(dūn)     镶边(xiāng) C.贮蓄(chǔ)       狭窄(zhǎi)    暖和(huo) D.害羞(xiū)       水藻(zǎo)     更换(g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灵   唤醒   安适   水纹 B.肌夫   地毯   薄雪   慈善 C.摇蓝   响亮   境界   澄清 D.奇迹   斜射   狭窄   宽敝 3、下面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B.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下周又衣着邋遢.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 D.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 ⑤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环境的凄清和冷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解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天瑞》) 【乙】 上(唐太宗)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①遽②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③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④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居安思危》) 注:①(傥)同“倘”,倘若。②(遽)立刻,马上。③(四夷)古时对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数)屡次,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犹宜将护 (2)四夷俱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因往晓之(因为,由于) B.病虽愈,犹将护(即使) C.然朕日慎一日(不过,但是) D.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所以,因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4.【甲】【乙】两文都涉及“忧”,杞人之“忧”与唐太宗“忧”,有何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既点明了____________,又营造出___________的氛围。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妙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校开展读书日活动,请你为《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各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紧扣名著的主题、内容或艺术特色,每条不超过30字。 七、作文(共40分)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见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15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