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调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全调调查报告优秀5篇   安全调调查报告篇1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 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安全调调查报告篇2   暑期结束,广大师生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全国各地的高、中、小学陆陆续续地开学了。校车的交通安全一直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现结合汉阴县实际,对规范和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谈几点认识及思考。   一、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一)校车构成混乱,各种矛盾突出。现在在交管部门和教育局备案接送学生车辆不但数量少,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专用校车,无法取得校车标牌。各类不合格接送学生车辆鱼目混珠,有些车辆仅外表喷改油漆就从事接送学生服务。特别是农村还存在低速载货汽车、二轮摩托车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现象,这些车辆游离于管理之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经济利益驱使,安全意识不强。担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体责任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校车安全管理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过于看重教学考评、校园建设而疏忽交通安全、校车管理。有的为了节约学校开支,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降低校车配备数量和标准,购买校车保险保额过低,留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三)司机素质不高,安全监管乏力。目前绝大多数从事接送学生服务车辆的驾驶人不具有校车驾驶资格。《校车安全条例》对校车驾驶人的资质作了明确规定,但有的校车驾驶人年龄在25岁以下,有的驾龄一年不到。少数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把学生安全视同儿戏。近年来,由于学校撤并,学生家长对学校失去了选择机会,而就近又没有学校,只担心学校不派车接送,根本顾不上对校车的安全监督。   二、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校车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密切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综合治理”的校车管理机制,落实公安、教育、交通、安监等各部门职责任务,严查违规、整肃源头、正确引导、逐步规范、统一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政府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学生交通安全及校车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专题部署,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并按照规定实行责任倒查。   (二)督促校方落实校车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校,指派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作,加大对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主动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各学校与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建档备查,逐级逐层、逐车逐人明确交通安全责任。   (三)建立健全校车管理档案。交警部门要主动联合教育部门到辖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对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逐一进行摸底排查,详细掌握这些车辆的数量、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检验、建立校车管理档案。要确保排查登记不漏一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逐校、逐车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人。在排查中,要依托农村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会同派出所民警进村入户,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细致而全面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四)切实抓好校车源头管理。交警部门要组织人员严格审验校车驾驶人资格,对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满12分或者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驾驶人,要严禁其驾驶校车接送学生,努力从源头上消除交通事故隐患。   (五)加强校车安全技术检验。交警部门要严格接送学生车辆的定期安全检测,保证车辆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凡车况破旧、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擅自改装、安全门窗不能有效开启、消防器材配备不齐或无效的车辆,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立即报废,消除安全隐患。要参照客运车辆管理制度,强化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确保行车安全,对接送学生车辆统一外观标识,便于识别。   (六)扩大宣传影响,加强校车驾驶人培训教育。要加大校车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向政府、校车运行学校和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号召政府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校车安全管理上,要求学校遵循规范运营标准,同时,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乘坐安全校车的重要性,让自觉乘坐安全校车,抵制违法校车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对校车驾驶人要设置专业课程进行岗前培训教育,使校车驾驶人驾驶技能更加熟练,安全责任意识更加浓厚,对校车安全负有绝对责任感。   校车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着社会的安定,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当前,在校车管理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或是突击整治就能解决的,而要从根本上清除学生出行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建立健全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交警部门更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出击,根据职能特点,认真抓好校车交通安全工作,为孩子们安全出行、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安全调调查报告篇3   元素描述:   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7.86克/厘米3。熔点1535℃,沸点2750℃。常见化合价+2和+3,有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也能导电。纯铁既能磁化,又可去磁,且均很迅速。电离能为7.870电子伏特。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若有杂质,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在有酸气或卤素蒸气存在的湿空气中生锈更快。易溶于稀酸。在浓硝酸中能被钝化。加热时均能同卤素、硫、硅、碳、磷等化合。除生成+2和+3价氧化物外,还有复合氧化物fe3o4(是磁性氧化物)生成。铁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   元素来源:   铁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是重要的铁矿。单体金属常用焦炭、铁矿石和石炭石为原料炼得。用氢气还原纯氧化铁可得到纯铁。含碳在1.7%以上的铁叫生铁(或铸铁)。含碳量少于0.2%的铁熔合体称为熟铁或锻铁。含碳量介于1.7-0.2之间的铁熔体叫做钢。生铁坚硬,但性脆;钢具有弹性;熟铁易于机械加工,但要比钢柔软。从生铁炼钢,就是减低生铁内的碳量,以及将硅、硫和磷杂质除去。   元素用途:   它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炼钢;也大量用来制造铸铁和煅铁。铁和其化合物还用作磁铁、染料(墨水、蓝晒图纸、胭脂颜料)和磨料(红铁粉)。还原铁粉大量用于冶金。   元素辅助资料:   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铁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但是人类发现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要迟。这首先是由于天然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锈,再加上它的熔点(1535℃)又比铜(1083℃)高得多,使它比铜难以熔炼。   人类最早发现铁是从天空落下的陨石,陨石含铁的百分比很高(铁陨石中含铁90.85%),是铁和镍、钴的混合物。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坟墓中,发现陨铁制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经文中,记述了当时太阳神等重要神像的宝座是用铁制成的。铁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埃及人干脆把铁叫做“天石”。在古希腊文中,“星”和“铁”是同一个词。   1978年,在北京平谷县刘河村发掘一座商代墓葬,出土许多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古代铁刃铜钺,经鉴定铁刃是由陨铁锻制的,这不仅表明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来自陨石,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在3300多年前就认识了铁并熟悉了铁的锻造性能,识别了铁和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把铁锻接到铜兵器上,加强铜的坚利性。   由于陨石来源极其稀少,从陨石中得来的铁对生产没有太大作用,随着青铜熔炼技术的.成熟,才逐渐为铁的冶炼技术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是在春秋战国之交的时期出现的,距今大约2500年。我国炼钢技术发展也很早,1978年,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从一座古墓出土一口钢剑,从古墓随葬陶器的器型,纹饰以及墓葬的形制断定是春秋晚期的墓葬。这口剑所用的钢经分析是含碳量0.5%左右的中碳钢,金相组织比较均匀,说明可能还进行过热处理。   古代劳动人民的炼铁技术也是杰出的,至今竖立在印度德立附近一座清真寺大门后的铁柱,是用相当钝的铁铸成的,当时如何生产这样的铁,现代人也认为是一个奇迹。由人分析了它的成分,含铁量大于99.72%,其余是碳0.08%,硅0.046%,硫0.006%,磷0.114%。   开创现代炼钢新纪元的是一名叫贝塞麦的浇铸工人,他在1856年8月11日宣布了他的可倾倒式转炉。   随着工业发展,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出现大量废钢和废铁,这些废料在转炉中不能使用,于是出现了平炉炼钢,是由德国西门子兄弟以及法国马丁兄弟同时创建的,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   安全调调查报告篇4   20xx年度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共计14起,2例工人在宿舍内因突发疾病死亡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11人重伤,3人轻伤,1例外架倒塌事故(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66549元。从事故类别来看,8起高处坠落事故,3起物体打击事故,1起起重事故,1起车辆伤害事故,1起架体倒塌事故。   上述事故类别中,高处坠落事故中造成7人重伤,1人轻伤;物体打击事故造成2人重伤,1人轻伤;起重事故造成1人轻伤;车辆伤害造成2人重伤。从事故统计来看,高处坠落为各类事故之首,造成的伤害人数累计也最多,其次是物体打击和起重伤害事故。   建筑工地五大伤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一直居高不下。高处坠落造成伤害的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点:   1、从脚手架或垂直运输设施坠落(重伤2人)   2、从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坠落(重伤1人)   3、从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坠落(重伤1人)   4、从施工安装中的工程结构上坠落(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