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集合15篇

举报
资源描述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集合15篇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1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我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计划:   一、任务与目标   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习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1、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培训对象:南街小学和青年路小学学生   三、参加人数:每校25——30人   四、活动时间: 每周免费活动时间   五、活动内容:   1、第一月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教师的训练下基本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要求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同时要排练出几个儿童舞蹈(根据实际情况适合舞台表演)。   六、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 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 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建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情况分析:   本组学员由于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一)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二)训练学生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三)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四)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五) 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情意的创作能力。   四、活动措施:   (一)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二)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三)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排练几个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五)学习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   五、活动安排:   第2-3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4-5周   1.手位组合练习。   2.大众健身操一级练习。   3.上学期两个成品舞蹈练习。   第7-8周   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3.锅庄舞教学。   第9-10周   1.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2.舞蹈练习   3.学习小碎步组合。   4.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复习并排练“教师节”演出的舞蹈。   第16-18周   1.复习以前学的基本功。   2.舞蹈练习。   3.考核总结。   六、参加人员:   高敏 刘璇 王林倩 刘然 王永丽 王晓鑫 马小宁 王玉彤 王佳燕 冯晓 王静 王欣睿 吕小柯 王雪燕 祝莉雅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做出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基本的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一律,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三、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特组织了舞蹈兴趣小组。通过每周一次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必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又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四、活动内容:   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凡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1、开学的一个月之内,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非常差,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叉,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3、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完成六一参赛舞蹈《宝贝加油》。   五: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六、活动安排:   1、时间: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课。   2、本学期学生要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结合六一文化艺术节活动编排两个舞蹈节目参加汇演,力求取得好成绩。   七、活动地点:   舞蹈室   八、排练教师:   吴利萍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4 舞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感情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孩子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从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制定出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 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 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建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情况分析:   本组学员由于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一)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学生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二)训练学生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三)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四)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五) 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情意的创作能力。   四、活动措施:   (一)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二)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三)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排练几个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五)学习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   五、活动安排:   第1—2周   1.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压腿、横胯;拉腰、甩腰、下腰)   2.舞蹈组合地面:腰部训练,站立:头部训练。   第3—4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4-7周   1.手位组合练习。   2.节奏练习。   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