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轴承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叉车轴承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一、 全球轴承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轴承行业经过多年产业竞争后,目前已经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由瑞典、德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的八大跨国集团瓜分市场,包括瑞典企业SKF、德国企业Schaeffler、日本企业NSK、NTN、Minebea、NACHI、JTKET和美国企业TIMKET。这八家企业在轴承行业的市场份额占比约70%。 二、 轴承行业发展趋势 (一)轴承行业系列化通用化 轴承产品将继续朝着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叉车轴承行业标准化起步较晚,随着近些年下游叉车行业更新换代提速,带动上游叉车轴承制造商不断推出新的叉车轴承产品,新产品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通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既有利于轴承企业批量化组织生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轴承用户的低成本使用维护,提高产品的可替换性。 (二)轴承行业高精密高性能长寿命 目前我国在中低端轴承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轻量化、高精密、高性能、长寿命的高端轴承领域还大量依赖进口。叉车轴承作为叉车门架系统的重要关键零部件,必须具备轻量化、长寿命、高负荷、高可靠性等重要特性,特别对于新型轻量化设计的叉车门架结构。 由于叉车门架结构尺寸的减小且逐渐向轻量化发展,使得叉车门架轴承需要承受更大的载荷,尤其是在重载、精密、高空作业、特定恶劣环境等场合下的叉车,但这类叉车目前主要依赖进口轴承。我国叉车轴承制造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等手段,不断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是现阶段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轴承制造企业将更专注于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将更多工序进行外包,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和在产业链中的分工。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轴承产品的类型和规格不断拓展,而不同种类的轴承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工艺、检验技术等要求不同,生产厂商较难在做到产品类别全面化的同时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未来轴承制造企业在制造环节主要专注于附加值高的环节,如精磨、热处理环节等。国际轴承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化分工。未来国内轴承生产企业将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走专业化分工道路,做强做精细分市场,实现规模效应。 三、 轴承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一)轴承行业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加剧 随着叉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叉车轴承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传统轴承领域的一些企业逐步向特种轴承、细分领域进一步开拓市场,从而对细分领域的企业形成较大竞争压力。二是近年来外资轴承企业加大在华产业布局,目前8大跨国轴承在华生产企业已经超过60家,设置多个区域总部及技术中心。外资轴承企业利用自身在品牌、技术、加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仅锁定高端市场,更加速布局中端市场,仍将给我国本土轴承制造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二)轴承行业技术水平要求提高 十四五期间汽车、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行业电动化率将逐步提升,导致驱动和传动系统改变,提高了对轴承的重量、载荷、转速等性能指标的要求。随着下游叉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叉车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零部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轴承制造企业是否具备将下游客户需求快速转化为设计方案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四、 中国轴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中国轴承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三个发展阶段。制造业的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中国制造2025》稳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发展高质量、专业化分工以及高技术含量是轴承行业的重要趋势。 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轴承产品的类型和规格将不断拓展,经济全球化,国际轴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八大轴承企业将更为专注于轴承的设计、销售及磨装等生产环节,而磨前产品(即套圈制造)将更多的由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工艺稳定的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业界人士指出,未来轴承制造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手段,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您有采购轴承的需求,可以到陌贝网看一看哦。 轴承是具有滚道的环形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机械等行业。全球轴承行业已经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了,以下是2022年国产轴承行业发展趋势。 自2006年以来我国国产轴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产轴承行业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产轴承市场规模为2278亿元,同比增长8%。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销售收入来看,我国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轴承生产大国。 行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包括辽宁瓦房地区、河南洛阳地区、浙东地区、山东聊城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每个地区产业集群都各有特色。如辽宁瓦房地区轴承产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轴承产业基地,基地依托中国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 目前,我国国产轴承工业大而不强,轴承制造工艺和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自动化水平低,许多技术难题攻关未能取得突破,轴承钢新钢种的研发,钢材质量的提高,润滑、冷却、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尚不能适应轴承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笔者从以下三点分析国产轴承行业发展趋势。 (一)趋势一: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持续出台支持中大技术装备发展的政策文件,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机床装备、先进工程机械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先进农业设备、高端医疗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都需要大量的高端轴承进行配套,配套轴承的自主安全可控同样备受关注。十四五期间,我国国产轴承行业进行了大力度的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和其他高端轴承的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工作,为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趋势二: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国产轴承行业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国产轴承产业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单位资产产出率、增加值率、人均增加值、销售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将大幅提高,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将大幅降低。 (三)趋势三:产品技术含量、工作效率、可靠性和精度不断提升 当前,虽然我国国产轴承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我国国产轴承产品在技术含量、精度及特殊性等方面与世界主流轴承制造上存在一定差距,进口依赖较为严重。未来,国产轴承制造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手段,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大国,在机械制造行业快速发展下,国产轴承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预计国产轴承产业的销售额不断增加。 五、 叉车行业发展趋势 (一)人力成本上升和机械替代人工支撑下游叉车行业长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制造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平均工资为6.3万元,过去5年复合增速为6.8%。与此同时,与叉车行业密切相关的下游行业,如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从业人员工资也保持较快增长。在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下游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叉车替代人工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叉车行业将迎来下游长期的市场需求。 (二)以智能仓储为代表的下游领域快速发展,带动叉车需求景气度提升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仓储物流水平提升以及5G物联网建设的广泛应用,国内的智能物流发展迅速。智能仓储在智能物流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仓储业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政策的引导,智能仓储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强。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GGI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达到856.5亿元,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仓储行业作为叉车下游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其快速发展带动叉车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 (三)电动化新趋势带动叉车行业更新换代的需求 随着技术进步,电动叉车在耐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等性能方面显著提高。与内燃叉车相比,电动叉车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较低,且具有操作灵活简便、节能高效、工作准确性强、噪音低、无尾气排放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医药、电子、轻纺、仓库货架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渗透率快速攀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数据,2015-2020年我国叉车总销量中,电动叉车占比由最初的36.66%逐年增长至51.27%,增长趋势明显。未来,随着工程机械国四标准的推行,电动叉车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六、 轴承行业技术水平 我国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研发了十六个关键领域中的十三个领域的106种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轴承528种,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我国轴承工业大而不强,轴承制造工艺和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自动化水平低,许多技术难题攻关未能取得突破,轴承钢新钢种的研发,钢材质量的提高,润滑、冷却、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尚不能适应轴承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目前我国轴承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以及通过自身的研究开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生产企业的工艺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盐淬热处理生产线也只有少数企业能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