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精细化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

举报
资源描述
功能性精细化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 一、 炼化助剂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下游客户对于石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水平要求的提高,新材料技术和化工产业的不断进步,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炼化企业普遍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具备多种不同功能的助剂产品。 (一)炼化助剂行业下游行业规模 1、乙烯行业规模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和龙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乙烯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十三五期间,中国乙烯产能从2,201万吨/年增加至3,518万吨/年。 2、煤化工制烯烃行业规模 煤制烯烃(CTO)技术是新型煤化工的代表方向,是指先用煤气化生产合成原料气制甲醇,然后用甲醇作原料制乙烯和丙烯。甲醇制烯烃(MTO)技术是以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产低碳烯烃(以乙烯和丙烯为主)产品的工艺过程。CTO/MTO工艺开辟了由甲醇(或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非石油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的新工艺路线,可有效缓解我国烯烃供给不足与甲醇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降低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煤制烯烃装置作为石油制乙烯、丙烯的替代路线,具有重要的能源战略意义,同时在产煤地区,煤制烯烃装置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2016年6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发布《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下称《发展指南》)。《发展指南》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20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产能1,600万吨/年,煤制芳烃产能1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600万吨~800万吨/年。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应积极探索煤炭深加工与炼油、石化、电力等产业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实现长期稳定高水平运行;十三五期间,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300万吨和170亿立方米。2017年2月8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预计到2020年,国内煤制油产能增至1,3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增至170亿立方米/年、低阶煤分质利用产能为1,500万吨/年。 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乙烯、丙烯产能和煤化工路线乙烯、丙烯产能都将保持高速增长,至2025年,煤化工路线乙烯产能将达到1,050万吨/年左右,约占17%,煤化工路线丙烯产能将达到1,350万吨/年左右,约占19%。煤化工路线乙烯、丙烯合计产能将达到2,400万吨/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0%。 3、炼油行业规模 十三五期间,炼油能力继续增长,民企进一步崛起,我国新建了云南石化、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中科炼化四个千万吨级炼厂,改扩建了惠炼二期和泉州炼化两个千万吨级炼厂,并将华北石化、弘润石化、洛阳石化、大庆石化四家炼厂升级为千万吨级炼厂。截至2020年底,中国炼油能力达8.9亿吨/年,较2015年净增9,439万吨/年,其中,新增炼油能力1.62亿吨/年,淘汰落后产能0.68亿吨/年。这种推陈出新的举措将持续推进。根据《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测算我国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炼油实力持续提升,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炼化助剂行业规模 伴随着炼化行业的发展,我国炼化助剂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炼化助剂的行业规模同下游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客户的产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具备正相关关系。因行业公开数据较少,但客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炼化助剂的数量较为稳定,因此可以客户的产能初步测算炼化助剂的市场需求量及市场容量。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的炼化能力有了进一步突破,2020年我国炼油产能达8.9亿吨/年、乙烯产能突破3,500万吨、苯乙烯产能突破1,8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突破1,600万吨,根据一般行业经验及产品单价情况,可以初步估算我国现有炼化助剂市场需求达百亿元以上。 二、 炼化助剂概述 伴随着炼化行业的发展,我国炼化助剂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上世纪的石油化工装置建设过程中,大型炼油装置和石油化工装置主要是从国外引进,与之相配套的三剂(指催化剂、添加剂和溶剂)制品也主要来自国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国外助剂价格昂贵,不能适应国内原油性质的多样性再加上日常的技术服务无法满足炼化企业需求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内炼油工艺和石油化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炼化助剂的国产化进程开始,经历了进口-模仿-创新-自主开发的道路,截至目前国产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炼化助剂的性能相应也在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由于炼化助剂具有添加量较少但作用较大、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特点,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绝大部分炼化过程都需要使用助剂,助剂已成为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 (一)炼化助剂定义 炼化助剂具体来说是具备抑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聚合结垢或结焦、脱除原料中的有害杂质、防止设备腐蚀、减轻工艺水乳化和起泡等多种功能,可降低装置能耗、减少排污、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的精细化工产品。 (二)炼化助剂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全球市场需求总体偏弱,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因素较为复杂,积极和消极因素相互交织,压力和机遇并存。 1、炼化助剂定制化 随着下游石化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及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石化行业原材料中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的增强,下游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均对炼化企业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助剂已经相当普遍。炼化企业对助剂的选择具有严格的标准,各企业根据其不同品牌、规格的炼化设备以及不同构成的原材料对助剂提出了不同的使用效果和性能要求。需要助剂厂商对炼化企业的设备、原材料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差异化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助剂产品。 随着炼化行业的整合,以往主要因为成本控制因素采用较低品质、通用型助剂的规模较小的炼化企业,市场份额将会逐步缩小,助剂行业总体呈现出定制化的趋势。下游客户对一站式解决助剂问题的个性化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助剂生产企业需要在充分了解客户具体生产需求之后,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其产品,以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的需求。 2、炼化助剂产品多样化 化学助剂广泛应用于乙烯、炼油、煤化工、苯乙烯等重要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对炼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为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装置,这对相关化学助剂提出了新型化的要求,这一点在煤化工领域尤其突出,煤化工领域存在多种产业技术升级路径,包括新型煤制油技术、新型煤制天然气、新一代煤制烯烃技术、煤制芳烃和乙二醇技术,这类新技术对化学助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助剂的性能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使得助剂生产厂商在产品性能改进上不断创新。 3、炼化助剂功能复合化 不同类型助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使用复配机理综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助剂厂商需在建立在不同组分助剂之间的协同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不同的复配方案,从几种助剂的简单混合到多种组分助剂的协同使用,充分利用其协同作用以实现更高效的性能表达,从而实现质量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4、炼化助剂生产使用环保化 由于以往粗放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环保化将成为化学助剂发展的趋势。精细化工企业一方面可通过优化生产工序和改进生产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通过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替代性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限制或禁止生产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毒有害的助剂。 三、 烯烃行业发展概况 低碳烯烃,特别是乙烯,作为石化行业重要的起始物料,是石化产业链的核心化工品,从产业链来看,制取乙烯所需的原料可以是原油精炼后的石脑油、乙烷气体以及煤炭,而聚乙烯、乙二醇、PVA、PVC、苯乙烯等都是重要的下游产品。乙烯及下游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因此乙烯产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化工行业发展水平。 由于乙烯的存储和运输条件较为苛刻,因此全球乙烯贸易主要是以乙烯下游产品进行。我国乙烯下游产品仍然部分依赖进口,例如聚乙烯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在60%左右,苯乙烯对外依存度在30%左右。如以这些需要进口的乙烯下游产品倒算,我国以进口下游产品的形式实质进口乙烯接近1,800万吨,加上进口乙烯216万吨,国内乙烯缺口超过两千万吨,实际对外依存度在50%左右。 目前我国人均聚乙烯、聚丙烯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国家陆续颁布鼓励烯烃产业的政策,烯烃进口替代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蕴藏着大量的发展机遇。 低碳烯烃的成本和供应量与国际原油关联度较高,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较高,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近年来为保障供应,减轻依赖度,我国发展了煤制烯烃产业,利用煤炭生产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弥补石化原料不足,形成与石化产业互为补充、有序竞争的格局促进有机化工及精细化工等产业健康发展。 四、 高分子助剂与高分子材料高度关联 (一)高分子助剂在材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分子材料通常指合成高分子材料,可划分为塑料、橡胶、涂料、化学纤维、胶黏剂五大基础类材料,以及其他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助剂是指为改善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改进物理机械性能、增强功能或赋予高分子材料某种特有应用性能而加入目标高分子体系中的各种辅助物质。 高分子助剂是高分子材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分子助剂在高分子材料生产、储运、加工、使用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几乎每一种高分子材料各方面性能的实现依赖于相对应的化学助剂。高分子材料性能和化学助剂使用种类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分子材料要求实现的性能越优越、越复杂,其需使用的化学助剂种类就越繁杂。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按照实现的功能可划分为:改善加工性能类、改善机械性能类、改善表面性能类、改善老化性能类等细分行业。其中,能够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原有性能,并可赋予高分子材料抗热氧化、抗光氧化功能等抗老化功能的化学助剂被称为抗老化助剂,主要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两大类别。 (二)高分子助剂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下游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下游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带动助剂行业的需求增长。2018年我国塑料制品年产量6042.10万吨,9年复合增速3.38%;我国合成橡胶年产量559万吨,9年复合增速8.18%;我国涂料年产量2018年1780.94万吨,9年复合增速7.73%;我国化学纤维年产量5011万吨,9年复合增速7.11%;我国胶黏剂2018年产量867.57万吨,9年复合增速8.82%。 未来下游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确定的十三五目标,塑料制品年均增长率达4%;合成橡胶工业生胶生产耗用量年均增长6%以上;化纤产量的年均增长3.6%;涂料产量年均增长5%;胶粘剂年均产量增长7.8%。 五、 炼化助剂行业竞争格局 较长时间以来,外资厂商凭借较早起步的先发优势,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较大的规模优势,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对而言,自主品牌企业在炼化助剂领域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不高、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在产品质量、研发实力、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随着国内炼化助剂研发能力的逐渐提升,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市场容量快速扩张,国内炼化助剂企业正呈现集聚化发展态势,规模企业数量增加,目前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湾、长三角的炼化助剂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增强。 作为精细化工的一个分支,炼化助剂行业具有投资较少,回报较快的特点。因此,在炼化助剂国产化进程的初期,大批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行业发展进入一个相对混乱而无序竞争阶段。本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优秀的研发能力和成体系的定制化产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只有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