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管市场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液冷管市场前景 一、 电池液冷与热泵空调是主流,汽车热管理朝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朝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回顾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历史,根据热管理系统架构与集成化程度,可以将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1)单冷配合电加热,早期采用与燃油车类似的蒸气压缩循环实现制冷功能和PTC制热实现乘员舱的热管理,电池冷却则采用空冷,各个子系统独立;2)热泵配合电辅热,引入热泵空调技术实现乘员舱制冷,液冷逐步成为电池热管理的主流模式,对电池制冷与乘员舱制冷进行了简单整合,但电池、电机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3)宽温区热泵与整车热管理一体化,通过合理增加二次换热回路,对电池、电机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升了热泵的环境适应能力,乘员舱、电池、电机热管理回路进一步整合,典型的应用车型有特斯拉ModelY和大众ID4.CROZZ。以特斯拉为例,从2008年TeslaRoadster开始,其共生产了5款车型,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经历四次迭代,集成度不断提高。1)以TeslaRoadster为代表,最早一代热管理系统沿用传统汽车热管理思路,结构相对简单,各个热管理回路相对独立。2)搭载在ModelS/X上的第二代热管理系统在行业内首创引入四通换向阀,实现了电机回路与电池回路的串并连切换。3)以Model3为代表的第三代系统,在拓扑结构上与第二代差别不大,在风暖PTC、驱动电机和储液罐结构设计上有较大技术创新,注重热管理系统能耗的优化。4)以ModelY为代表的第四代系统,首次引入热泵空调系统,负责乘员舱的采暖和制冷功能。在结构上,通过热交换器和管路连接,与电池回路和电机回路进行耦合,实现整个热管理系统的热量交互。在使用驱动电机运行低效制热模式为电池系统加热的基础上,新增空调系统压缩机和鼓风机电机的低效制热模式,保证热泵系统在-30℃环境下可靠稳定运行;热管理系统进一步集成化,采用了集成歧管模块和集成阀门模块,前者集成了复杂的热管理系统管路,可有效的与集成阀门模块实现配合安装;后者为八通阀结构,可看作是2个四通阀的集成。 二、 2025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规模预测 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700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还将提升至1114亿元,占全球的58.5%。在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中,电动压缩机是核心部件,对电驱动系统的温度控制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单车价值量也较高。在电压平台升级的趋势下,热管理系统的作用更加明显,对核心部件的要求也更高。 车热管理行业随着电动化进程,单车价值量逐步提高。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汽车热管理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大幅提升,该行业将充分享受电动化进程中的红利。 三、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布局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暖风空调子系统、驱动与电控总成子系统和电池包子系统,三者由汽车整车控制器(VCU)进行控制。电池包子系统、驱动与电控总成子系统通过三通水阀1相连接;电池包子系统、暖风空调子系统通过三通水阀2与三通水阀3相连接。 暖风空调子系统包括电子水泵2、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流量传感器2、水温传感器2、PTC加热器、三通水阀3、蒸发器、三通水阀2、膨胀水壶;电池包子系统包括电子水泵2、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流量传感器2、水温传感器2、PTC加热器、三通水阀3、电池包、三通水阀2、膨胀水壶;驱动与电控总成子系统包括电子水泵1、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流量传感器1、水温传感器1、OBC&DC/DC&PEU三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三通水阀1、膨胀水壶、散热器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热管理的单车价值量以及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要保证更为严格的工作环境、更多的使用领域,其对于动力系统正常运转以及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单车价值量也明显更高。 四、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十三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坚定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产业、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大行业和细分领域均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巨大。 五、 新能源促消费举措叠加双积分趋严驱动电动汽车放量 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多点开花。2022年5月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在山西、河南、湖北等省份选择三四线城市组织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2022年7月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好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政策从6个方面、12条措施持续巩固汽车消费回稳态势,促进汽车市场转型升级,相关措施聚焦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及免征税政策延续、汽车下乡等问题,预计拉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2年7月,国常会明确提出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有望为新能源市场持续增添新动能。 六、 供给端:续航和动力性能改善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向上 上游电池厂商技术革新,纯电车型续航里程有望持续提升。受充电设施和充电速度、冬天续航里程大幅缩减等因素影响,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一直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核心痛点。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宁德时代CTP3.0麒麟叠片电池相继推出,相较于传统的特斯拉2170圆柱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新电池电芯密度持续提升;4680圆柱电池相较于上一代2170电池续航提升里程16%,ModelS续航有里程有望从650公里提升至750公里左右,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未来随着电芯能量密度提升、4C快充性能的成熟,纯电车型续航里程问题有望持续改善。 混动车型提供两套动力系统,给消费者带来零焦虑体验。混动车型采用油+电两套动力系统,在馈电状态下甚至充电不便情况下也可以依靠纯燃油行驶,较好地解决了当前纯电续航里程焦虑短板。长城WEY牌玛奇朵DHTPHEV车型续航达到1246公里,比亚迪秦PlusDM-i车型续航可以达到1383公里,混动车型成为当前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关键。 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全新混动系统助力混动车型油耗性和动力性大幅改善。2020年自长城汽车发布柠檬DHT混动平台后,国内头部自主车企比亚迪、吉利、长安相继发布了新一代混动系统对标日系合资车企。在油耗性方面,新一代混动技术最大程度优化机电耦合效率,拓展发动机和电动机在高效工作区内运行的比例,充分提升燃油与电池能量利用率,当前全新一代混动车型在NEDC工况下油耗降低显著,长城WEY玛奇朵DHT-PHEV车型NEDC综合油耗仅为0.8L/100km,远低于燃油车竞品车型油耗。在动力性能方面,自主车企混动系统双电机DHT混动采用2-3档变速箱,动力性能和平顺性相较于燃油车更优,玛奇朵DHT-PHEV车型百米加速度7.2s,动力性能优势更加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