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第三中学2023年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第三中学2023年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2. 已知函数f(x)=的最小值为f(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0] C.[0,] D.[0,2] 参考答案: C 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由分段函数可得当x=0时,f(0)=4a2,由于f(0)是f(x)的最小值,则(﹣∞,0]为减区间,即有a≥0,则有4a2≤x++a+1,x>0恒成立,运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右边的最小值5+a,解不等式4a2≤5+a,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由于f(x)=, 则当x=0时,f(0)=4a2, 由于f(0)是f(x)的最小值, 则(﹣∞,0]为减区间,即有a≥0, 则有4a2≤x++a+1,x>0恒成立, 由x+≥2=4,当且仅当x=2取最小值4, 则4a2≤5+a,解得﹣1≤a≤.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察了分段函数的应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及运用,同时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是一道中档题,也是易错题. 3. 已知双曲线 (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24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参考答案: B 由题意可知,因此选B. 4. 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 (第11题图)   所示,且.则的值是  ▲  . 参考答案: 3 略 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等于 (   ) A.-90 B.-27 C.-25 D.0 参考答案: C 6. (2016?安徽二模)从自然数1~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的平均数大于3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概率与统计. 【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再用列举法求出这3个数的平均数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这3个数的平均数大于3的概率. 【解答】解:从自然数1~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 基本事件总数n=, 这3个数的平均数大于3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4,5),(2,3,5),(2,4,5),(3,4,5), 共有m=4个, ∴这3个数的平均数大于3的概率p=.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 7.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则该函数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对称 B. 关于直线对称 C. 关于点对称 D. 关于点对称 参考答案: B 【分析】 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判断对称中心或对称轴即可. 【详解】函数f(x)=2sin(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可得ω=4, 函数f(x)=2sin(4x). 由4xkπ+,可得x,k∈Z. 当k=0时,函数的对称轴为: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周期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 8. 过点作曲线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由,得, 设切点为 则 , ∴切线方程为 , ∵切线过点, ∴?ex0=ex0(1?x0), 解得: . ∴切线方程为 ,整理得:.   9. 我们把离心率为黄金分割系数的椭圆称为“黄金椭圆”.已知“黄金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F为左焦点,A,B分别为右顶点和是上顶点,则(    ) A. 30° B. 45° C. 60° D. 90° 参考答案: D 【分析】 设出椭圆的方程,根据题意写出A,B,F的坐标,利用向量与向量乘积为0,得到. 【详解】设椭圆的方程为, 由已知,得 则 离心率 即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10. 在200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解: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200,∠BAC=300,                所以,                在△ADC中,由正弦定理得,, 故选择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O是原点,若|AF|=3,则△AOB的面积为  . 参考答案: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设∠AFx=θ(0<θ<π,利用|AF|=3,可得点A到准线l:x=﹣1的距离为3,从而cosθ=,进而可求|BF|,|AB|,由此可求AOB的面积. 【解答】解:设∠AFx=θ(0<θ<π)及|BF|=m, ∵|AF|=3, ∴点A到准线l:x=﹣1的距离为3 ∴2+3cosθ=3 ∴cosθ=, ∵m=2+mcos(π﹣θ) ∴ ∴△AOB的面积为S=×|OF|×|AB|×sinθ= 故答案为:. 12. 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 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 参考答案: ①④ 【考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分析】由平行公理知①正确;由a⊥b,b⊥c,知a与c平行、相交或异面;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a与b平行、相交或异面;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知a∥b. 【解答】解:∵若a∥b,b∥c, ∴由平行公理,知a∥c,故①正确; ∵a⊥b,b⊥c, ∴a与c平行、相交或异面,故②不正确; ∵a∥γ,b∥γ, ∴a与b平行、相交或异面,故③不正确; ∵a⊥γ,b⊥γ, ∴a∥b,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13. 用反证法证明结论“实数a,b,c至少有两个大于1.”需要假设“实数a,b,c至多有  ”. 参考答案: 一个大于1 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求出要证明题的否定,即为所求. 解: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 而命题:“实数a,b,c至少有两个大于1”的否定是:“a,b,c至多有一个大于1”, 故答案为:一个大于1 14. 已知函数f(x)=cosx+sinx,则f′()的值为   . 参考答案: 0 【考点】导数的运算. 【分析】求函数的导数,利用代入法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函数的导数为f′(x)=﹣sinx+cosx, 则f′()=﹣sin+cos=﹣+=0, 故答案为:0 15. 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则球O的表面积为  . 参考答案: 100π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利用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求出半径,即可求出球O的表面积. 【解答】解:如图所示,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设球O的半径为R,此时VO﹣ABC=VC﹣AOB==, 故R=5,则球O的表面积为4πR2=100π, 故答案为:100π.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半径与表面积,考查体积的计算,确定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是关键. 16. 已知,则_______. 参考答案: 16 【分析】 分别令和,代入二项式展开式,由此求得所求表达式的值. 【详解】令得①,令得②,故.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展开式,考查赋值法,考查平方差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7. 若抛物线的内接的重心恰为其焦点,则 ⑴               ; ⑵                 . 参考答案: 6;0.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12分)某地有两所中学,为了检验两校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从甲、乙两校九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的学生(即占各自九年级学生总数的20%)进行语文测验.甲校32人,有21人及格;乙校24人,有15人及格. (1)试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列2×2列联表;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甲       乙       合计       (2)判断两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有无显著差别? 附: P(K2≥k0)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k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 参考答案: 考点: 独立性检验..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由题意知按学生考试成绩及格与不及格进行统计,甲班及格人数为21人,乙班及格人数为15,从而做出甲班不及格的人数和乙班不及格的人数,列出表格,填入数据. (2)根据所给的数据,代入求观测值的公式,做出观测值,把所得的数值同观测值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两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无显著差别. 解答: 解:(1)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甲 21 11 32 乙 15 9 24 合计 36 20 56 (6分) (2).(10分) 因为k≈0.058<0.455,所以两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无显著差别.(12分) 点评: 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作用,考查列联表的做法,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运算量比较小,但是需要注意计算观测值时,数据运算比较麻烦,需要认真完成. 19.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N*). 参考答案: 【考点】RG:数学归纳法. 【专题】14 :证明题;55 :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学归纳法,由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我们先判断n=1时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成立,只要能证明出当n=k+1时,结论成立,立即可得到所有的正整数n都成立. 【解答】证明:①n=1时,左边=,右边=2,成立; ②设n=k时,结论成立,即≤k+1,即k+1≥0 则n=k+1时,左边==≤<k+2, ∴n=k+1时,成立. 由①②可知,≤n+1(n∈N*). 【点评】数学归纳法的步骤:①证明n=1时A式成立②然后假设当n=k时,A式成立③证明当n=k+1时,A式也成立④下绪论:A式对所有的正整数n都成立. 20. 在对人们休闲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检验性别是否与休闲方式有关,可靠性有多大? 参考临界值如下 p(K2≥k0) 0.05 0.025 0.01 k0 3.841 5.024 6.635 参考答案: (1)根据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