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及贸易摩擦

举报
资源描述
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及贸易摩擦 一、 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及贸易摩擦 近年来,全球农化巨头基于投资回报考虑,逐渐将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的采购转向发展中国家,而我国作为农药原药的主要出口国,在资源配套、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相比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农药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农药行业属于化工行业中体量较小的行业,产品品种丰富,功效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导致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低,各品种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明显,单一品种的细分市场竞争程度相对有限。 二、 我国非专利农药产品市场较为分散 我国农药企业多生产和销售非专利农药产品,根据中国农药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718.09亿元,CR10仅为38.82%。拥有完善的渠道布局、强大研发实力的企业具备先发优势。实力强的农药公司往往能够迅速进行专利过期农药产品的仿制,并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能够率先抢占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农药的特殊性,下游客户为规避产品品质问题、供应风险以及重新登记所花费的时间及成本,其对农药供应商的选择通常较为稳定,一旦选择了原药供应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 三、 非专利农药市场份额扩张,优质仿制企业先发布局 非专利农药优势明显,仿制类企业可在农药产品专利到期后规模化生产该产品。农药被成功研发出以后有着20年左右的专利保护期。在专利过期后,仿制类企业就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规模降本等手段提高该农药产品的生产量。 非专利农药产品应用时间长、生产工艺成熟、市场较为稳定,且申请、登记成本较低,项目建设周期也较短,被广泛运用于植物保护市场。非专利农药在农药市场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仿制企业迎来机遇期。近年来非专利农药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其中专利过期农药占比大幅增长。 二十世纪初期专利过期农药和无专利农药占全球农药市场的比重分别约为30%、35%(销售额口径),到2015年,专利过期农药已占据约60.5%的市场份额,无专利农药占比约为19.6%。由于专利过期农药通常有15-20年的黄金周期,目前使用的多个农药品种在上世纪80~90年代研发,因此今后几年内专利农药将集中到期,这将给仿制企业带来巨大机遇。根据PhillipsMcdougall预测,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专利到期,新增市场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非专利药物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 四、 粮食安全与能源通胀推升农药价格,行业景气上行 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提振农药市场情绪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新冠疫情及俄乌地缘冲突加剧了粮食供给的不稳定。 自新冠疫情出现以来,疫情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从多方面影响了粮食供应体系,粮食生产厂商的停产/减产减少了粮食的整体供应量,而劳动力流动受限则增加了粮食的运送时间。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贸易大国,但近期两国地缘冲突不断,粮食生产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愈发重视保障粮食自给,也愈发着力于提升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粮食和农产品贸易大国,与全球粮食供应息息相关。俄罗斯和乌克兰为全球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贸易大国,同时乌克兰的可耕地面积在欧洲排名第一,被称之为欧洲粮仓。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玉米出口量分别占全球出口量的12%和2%;2021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的出口量分别占全球出口量的17%和10%,俄乌两国分别为全球小麦第一和第五大出口国。俄乌冲突使得乌克兰的粮食企业生产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将受到明显影响。 据乌克兰农业经济研究所预测,2022年乌克兰小麦产量预计为2000万吨,同比减产39%;玉米产量预计3000万吨,比去年同期减产28%。此外,俄乌冲突使得乌克兰主要港口被攻占或封锁,从而影响乌克兰粮食出口。 五、 全球植保市场行业规模较大,未来仍将不断增长 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植物保护产品用于农业领域的市场规模为608亿美元,2015-2020年CAGR为1.3%,且呈现出低端产品用量逐步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国家对植物保护产品环保要求有所提升。 根据AgbioInvestor预测,2025年全球植物保护产品用于农业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增至680亿美元,2020-2025年CAGR约为2.3%,在新型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在新兴市场不断应用、先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旧产品的替代等因素影响下,预计植物保护产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不断提升。欧洲、北美地区是传统农药消费市场,农药市场规模总体趋于稳定。 全球不同区域的农药市场规模增速不一,总体而言,近年来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缓慢,部分年份还有所回落,北美和欧洲在2016-2021年间农药市场规模的CAGR分别为1.92%、3.15%。这主要是由北美地区的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加剧,欧洲受到监管制度的较大影响所导致的。 在欧盟地区,随着禁限用越来越多活性组分以及为了遵守法规的要求会产生高昂的产品登记投资及维系成本,欧洲农药市场尽管毛利率高但是登记投资风险大、无形资产摊销成本高,农药市场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减弱。但是,2021年欧洲地区的农药市场规模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增长幅度高达10.2%,这主要是由于欧洲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欧元走强。亚太和拉美地区农药市场成长较为迅速,未来农药市场的增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农药消费市场,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作物用农药市场,2016-2021年农药市场规模增速全球领先,CAGR达6.8%,其中印度、印尼增速明显。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来源地,农药市场规模增速明显,2016-2021年的CAGR达4.19%,增速仅次于亚太地区。拉美地区的市场规模增速在2018和2019年尤其显著,这两年的增速分别高达12%、10.9%。2020-2021年拉美地区受到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农药市场规模增速略有下滑,从2020年的2.1%下降至2021年的1.9%,但总体而言增速仍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六、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产业链上游为石油化工行业,中游为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三个细分行业,产业链下游为市场流通环节。目前,国内农药原药加工企业主要包括扬农化工、利尔化学、利民股份、国光股份、先达股份和江山股份等,主要供应原药大品种包括草甘膦、麦草畏、草铵膦、菊酯、吡虫啉等。随着环保政策的出台,一些经营不规范、产能较低的小企业逐渐被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4-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波动变化。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约为225.39万吨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约为26.2万吨,较2019年同期减少18.4%。高效低毒为行业发展趋势农药按用途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其中除草剂占比大,杀虫剂和杀菌剂次之,其他占比较小。分产品来看,2018年,全球杀虫剂市场规模约为145.49亿美元,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约为246.08亿美元,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约为163.19亿美元。 七、 我国化工行业的现状 化工是国民生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到的资料说,仅仅涉及到催化剂的过程就占世界生产额的五分之一以上。至于有关的上下游产业更多,从民生衣食住行到国防等等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稍微从中国的化工整体宏观方面,各类产品生产行销市场微观方面说说我对这些问题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暂时还没有打算写成一个报告。如果大家认为有些意思,请多给一些建议,或者我可以详细写成一份或几份所谓项目计划书或类似StrategicBusinessAnalysis的东西。希望能够对国内的某些行业决策者及某些公司有些帮助。首先,这涉及到中国化工发展的问题。前些天看到好象吴敬琏说中国不应该发展重化工行业。我不赞同。重化工涉及到中国国民生产的50%以上,且相当长时间这个比率不会下降。中国尚未发展到不要发展重化工的阶段,尤其是现阶段应该作为重点来抓。我从事化工,就从化工说说。即使美日欧,化工很发达且仍在发,尤其是材料生化药剂等等的化工发展很快。对我国来说,涉及到基础原材料特殊材料等等的化工生化不但现在,其实在进一步发达后也仍然应该是个重点。一个国家的发达是个整体的事情,不可能割裂化工不要来真正有效地强盛。这个是必要性。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是**如何规划指导,企业如何优化发展的课题。至于发展中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各方面认真面对评估解决问题而已。回避问题,放弃发展是行不通的。 化工生产涉及到中国国民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要求,涉及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民生的发展发达的程度来看,中国其实可以说是四个世界共存。许多大城市不亚于第一世界,东部许多地方算是第二世界,但中部广大地区是不发达的第三世界,而中西部西部可算是比第三世界还不如的第四世界了。前几十年确有大发展,这样现在有可能更多的谈谈环保等问题。环保确实欠了大债,本该做得更好些,但不要忘记如果不是现在这个发展了的基础,连谈环保都无从谈起(当然一点儿也不发展或者就没有太必要考虑环保),这里存在个平衡。进一步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从高科技到传统领域个个方面都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并不是现在就程度高级到要超规格的豪华规划,放弃传统行业,不切实际的以做不到的豪华环保要求来限制放弃发展。 现在来看,发展中国的化工要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事业,促进环保。使已有的污染得到康复,这样才好持续发展化工及其它事业。不当的化工导致污染,而污染的解决依赖于良好的化工技术来处理清污染。从还债的角度看,中国也要好好发展化工。环保,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环境化学和环境工程。以中国的条件,有良好的矿产原材料自然资源专业劳力等人力资源等等,好好整体规划,注重环保,也可以大力发展化工。绝不能不切实际的自动放弃。所以不是要不要发展重化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要发展协调的优化的重化工,在化工发展的同时其它方面协调发展,使得成为整个国家实现扎扎实实的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的化工不够发达,谦虚点说,比较落后,比如在精细化工等尚远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怎么发展?要有战略规划,**民间都要努力。人力资源本身上,我认为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中国人总体化学水平绝不差,总觉得我和我的同学们高中毕业时的化学水平就不比美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的化学差。中国的科技人员也完全有能力研究出好的东西来。主要问题是知识未能够有效的转化为产品和财富,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只是中国化工才这样。为什么会落后?除了人所共知的历史原因,恐怕国民性及制度也有可检讨之处。在国家范围内要鼓励创业发展,消除知识转化为产品和财富的阻力,有机制大力促进才更好。 八、 农药市场规模巨大 全球人口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正不断催生对农药的需求。全球农业面临着人口增长、粮食安全及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全球粮食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及预测,过去70年全球人口增长超过50亿,至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72亿人,全球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可耕地面积一直维持在14亿公顷左右,目前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带来的荒漠化还导致耕地不断流失,与此同时,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耕地面积的增长空间较为有限,甚至存在减少的可能。由此可见,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将日益激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使用农药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粮食问题愈发重要,农药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