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设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设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态下,NH4+和NH2-各1 mol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B.标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NA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 C.在100 mL 1 mol·L-1乙酸溶液中含乙酸的分子数为0.1 NA         D.1 mol 硫化氢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A 略 2.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为22,W与Y同主族,W2-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X>W    B.单质的氧化性:W>Y>Z C.化合物YW2具有强氧化性    D.化合物W中只含共价键 参考答案: D 3.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B. 金属性:甲>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参考答案: C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由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为Li、乙为Be、丙为Na、丁为Mg、戊为Al,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B.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 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 D.同周期自左而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大. 解答: 解:由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为Li、乙为Be、丙为Na、丁为Mg、戊为Al,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丙>丁>戊,故A错误; B.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甲<丙,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故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甲<丙,故C正确; D.甲、乙同周期,乙的原子序数较大,故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比较基础,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 4. 常温时0.1 mo1·L-1 NaHCO3溶液pH约为8,说明HCO3—水解强于电离。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O3—)>c(OH—)>c(CO32—)    B.c(Na+)+c(H+)=c(CO32-)+c(HCO3-)+c(OH-) C.c(Na+)>c(CO32—)>c(OH—)>c(H+)       D.c(Na+)=c(CO32-)+c(HCO3-)+c(H2CO3) 参考答案: AD 略 5. 主族元素W、X、Y、Z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X是金属元素.Y、Z 是非金属元素。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 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气态氧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最强的碱 C.Y单质和氧气、氢气都能发生化合反应,且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D.W、X、Y、Z四种元互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Q2>2 Q1 参考答案: D 略 10. 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D.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4NO+6H2O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 溶液中,紫色褪去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mL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的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的FeCl3溶液,又生成红棕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 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参考答案: B 略 12. 用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汽车尾气中CO的含量.传感器是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 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该装置是原电池,负极上一氧化碳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一氧化碳的含量越大,原电池放电时产生的电流越大. 【解答】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通入一氧化碳的电极a是负极,负极上一氧化碳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故A正确; B.该装置是原电池,通入一氧化碳的电极a是负极,通入空气的电极是正极,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故B正确; C.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b流向电极a,故C错误; D.一氧化碳的含量越大,原电池放电时产生的电流越大,故D正确; 故选C. 13.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也可以用ClO2代替 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 D.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D 14.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  (g)+Y(?) ΔH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 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中国科学院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大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AlLi+CxPF6Al+xC+Li++PF6?,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PF6?向阳极移动 B. 充电时,铝电极质量减少 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Al+Li++e?AlLi D. 放电时,电子由石墨沿导线流向铝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I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由Fe2+制备Fe(OH)2,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     方法一:按图l进行实验。往100 mL大试管中加40 mL煤油,放入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夹紧弹簧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钠发生反应的现象                             。    (2)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     方法二:按图2进行实验,溶液d为植物油。最终在两极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请从所提供的试剂或电极材料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①碳棒②Fe棒③CuCl2溶液④NaCl溶液⑤稀H2SO4溶液        a为________,溶液c为____    。(填序号)     加入溶液d之前对溶液c作加热煮沸处理的目的是____。     写出电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II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白色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或绿色。继续进行以下研究。    (1)甲同学查阅资料得到Fe(OH)2部分信息:        根据资料信息,并依据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配色原理,甲同学认为灰绿色(或绿色)物质应是                                  。    (2)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观点,认为灰绿色(或绿色)物质应是Fe(OH)2被溶液中的微量     氧气氧化生成的Fe3(OH)8。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____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2005·江苏卷)26.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有Ca2+、Mg2+、HCO3—的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和MgO,放出的气体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 ⑴ 通过计算确定A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⑵ 5.78g剩余固体A灼烧至恒重时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2.82g,通过计算确定A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一定含有MgCO3 (2)82.3% (1)根据题意n(CO2)=n(BaCO3)==0.06 mol 若CO2全部来自于CaCO3的分解。 则m(CaCO3)=0.06 mol×100 g·mol-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