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洲市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洲市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A(—1,1),若点M(x,y)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2. 已知函数在上可导,则“”是“为 函数的极值”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C 由“”不可以推出“为函数的极值”,同时由“为函数的极值”可以推出“”,所以“”是“为函数的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答案选C. 3. 若复数z满足=2+3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  ) A. +i B. +i C. +i D.﹣i 参考答案: D 【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解答】解:由=2+3i, 得=, 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值为(  ) A.10 B.﹣10 C.5 D.﹣5 参考答案: D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得出n>20时终止循环,求出此时输出S的值. 【解答】解: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下; n=1,S=0,n≤20,n不是偶数,S=; n=2,n≤20,n是偶数,S=﹣1=﹣; n=3,n≤20,n不是偶数,S=﹣+=1; n=4,n≤20,n是偶数,S=1﹣2=﹣1; n=5,n≤20,n不是偶数,S=﹣1+=; n=6,n≤20,n是偶数,S=﹣3=﹣; n=7,n≤20,n不是偶数,S=﹣+=2; n=8,n≤20,n是偶数,S=2﹣4=﹣2; …; n=19,n≤20,n不是偶数,S=+(10﹣1)×=5; n=20,n≤20,n是偶数,S=﹣+(10﹣1)×(﹣)=﹣5; n=21,n>20,终止循环,输出S=﹣5. 故选:D. 5. 等比数列{an}中,,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6. 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n?N*)的前n项和,且S6>S7>S5,有下列四个命题,假命题的是(   ) (A)公差d<0                      (B)在所有Sn<0中,S13最大       (C)满足Sn>0的n的个数有11个             (D)a6>a7 参考答案: C 7. 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2+i                B.2-i C.-1+i D.-1-i 参考答案: D 略 8. 在数列{an}中,a1=2,nan+1=(n+1)an+2(n∈N*),则a10为(  )   A. 34 B. 36 C. 38 D. 40 参考答案: C 略 9. 已知复数z=(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复数求模. 【分析】化简复数z,求出z的模即可. 【解答】解:z===﹣i, 故|z|==, 故选:B. 10. 已知集合M={0,2,zi},i为虚数单位,N={1,3},M∩N={1},则复数z=(  ) A.﹣i B.i C.﹣2i D.2i 参考答案: A 【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由M,N,以及两集合的交集,确定出复数z即可. 【解答】解:∵M={0,2,zi},i为虚数单位,N={1,3},M∩N={1}, ∴zi=1, 则z=﹣i.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与俯视图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   . 参考答案: ;2+2 【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判断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的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三棱锥,如图: 是正方体内的三棱锥,AD=DC=2,AB=BC=AC=2,BD=2, 几何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为: =2+2. 故答案为:;2+2 12. 已知A(1,0),B(0,1)在直线mx+y+m=0的两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m<0 【考点】直线的斜率. 【分析】将点A(1,0),B(0,1)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使它们异号,建立不等关系,求出参数m即可. 【解答】解:将点A(1,0),B(0,1)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 可得两个代数式, ∵在直线mx+y+m=0的两侧, ∴(m+m)(1+m)<0 解得﹣1<m<0, 故答案为﹣1<m<0 13. 已知函数.如下定义一列函数:,,,……,,……,,那么由归纳推理可得函数的解析式是                  . 参考答案: 14.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参考答案: 【知识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H8    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则由题意知,点是双曲线的左焦点,所以, 又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所以,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故答案为。 【思路点拨】由抛物线标准方程易得其准线方程为,而通过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见其焦点在x轴上,则双曲线的左焦点为,此时由双曲线的性质可得a、b的一个方程;再根据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则得a、b的另一个方程.那么只需解a、b的方程组,问题即可解决。 15.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C=60°,b=,c=3,则A=_________。   参考答案: 75° 由题意: ,即 ,结合 可得 ,则     16. 已知函数的反函数为      。 参考答案: 4 17. 在等差数列中,是其前项的和,且,,则数列的前项的和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3分)[www.z%zstep.co*~&m^]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点均在C2:(x-5)2+y2=9外,且对C1上任意一点M,M到直线x=﹣2的距离等于该点与圆C2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Ⅰ)求曲线C1的方程; (Ⅱ)设P(x0,y0)(y0≠±3)为圆C2外一点,过P作圆C2的两条切线,分别与曲线C1相交于点A,B和C,D.证明:当P在直线x=﹣4上运动时,四点A,B,C,D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参考答案: (Ⅰ)解法1 :设M的坐标为,由已知得 , 易知圆上的点位于直线的右侧.于是,所以 . 化简得曲线的方程为. 解法2 :由题设知,曲线上任意一点M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因此,曲线是以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故其方程为.   (Ⅱ)当点P在直线上运动时,P的坐标为,又,则过P且与圆 相切得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每条切线都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切线方程为.于是 整理得         ① 设过P所作的两条切线的斜率分别为,则是方程①的两个实根,故       ②   由得     ③ 设四点A,B,C,D的纵坐标分别为,则是方程③的两个实根,所以     ④ 同理可得      ⑤ 于是由②,④,⑤三式得 . 所以,当P在直线上运动时,四点A,B,C,D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6400.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一问用直接法或定义法求出曲线的方程;第二问设出切线方程,把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四点纵坐标之积为定值,体现“设而不求”思想. 19.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是圆的直径,是延长线上的一点,是圆的割线,过点作 的垂线,交直线于点,交直线 于点,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点为. (1)求证:四点共圆;(2)若,求的长. 参考答案: (1)证明:连结,∵是圆的直径, ∴ 在和中, 又∵ ∴ ∴四点共圆.   ……………………5分 (2)∵四点共圆,∴ ∵是圆的切线,∴ ∴ 又因为 ∴ ∴.   ………………………10分   略 20.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x﹣1|﹣|x﹣1|≤a. (Ⅰ)当a=3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不等式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分类讨论;转化思想;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Ⅰ)当a=3时,把要解的不等式等价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三个不等式组,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 (Ⅱ)若不等式有解,则a大于或等于f(x)=|2x﹣1|﹣|x﹣1|的最小值,利用单调性求的f(x)的最小值,从而求得a的范围. 【解答】解:(Ⅰ)当a=3时,关于x的不等式即|2x﹣1|﹣|x﹣1|≤3, 故有①,或②,或③. 解①求得﹣3≤x<,解②求得≤x≤1,解③求得1<x≤3. 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3,3]. (Ⅱ)若不等式有解,则a大于或等于f(x)=|2x﹣1|﹣|x﹣1|的最小值. 由f(x)=,可得函数f(x)的最小值为f()=﹣, 故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能成立问题,利用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属于中档题. 21.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1=λSn+1(n∈N*,λ≠﹣1),且a1、2a2、a3+3为等差数列{bn}的前三项. (Ⅰ)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 参考答案: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1)由an+1=λSn+1(n∈N*,λ≠﹣1),当n≥2时,an=λSn﹣1+1,可得an+1=(1+λ)an,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3,再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2)利用“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1)∵an+1=λSn+1(n∈N*,λ≠﹣1),∴当n≥2时,an=λSn﹣1+1, ∴an+1﹣an=λan,即an+1=(1+λ)an, 又a1=1,a2=λa1+1=λ+1, ∴数列{an}为以1为首项,公比为λ+1的等比数列, ∴a3=(λ+1)2, ∵a1、2a2、a3+3为等差数列{bn}的前三项. ∴4(λ+1)=1+(λ+1)2+3, 整理得(λ﹣1)2=0,解得λ=1. ∴an=2n﹣1,bn=1+3(n﹣1)=3n﹣2. (2)anbn=(3n﹣2)?2n﹣1, ∴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1+4×2+7×22+…+(3n﹣2)?2n﹣1, 2Tn=2+4×22+7×23+…+(3n﹣5)×2n﹣1+(3n﹣2)×2n, ∴﹣Tn=1+3×2+3×22+…+3×2n﹣1﹣(3n﹣2)×2n=﹣(3n﹣2)×2n=(5﹣3n)×2n﹣5, ∴Tn=(3n﹣5)×2n+5. 点评:本题考查了递推式的应用、“错位相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