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瞿家湾镇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瞿家湾镇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则形成的短肽中肽键总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则形成的短肽中的氨基总数和羧基总数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形成的短肽中的O原子总数目减少1个(    ) A.①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2. 186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 叶片全变蓝 B. 遮光一半变蓝 C. 曝光一半变蓝 D. 叶片全不变蓝 参考答案: C 本题考查萨克斯的实验属识记内容,答案C。 3. 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是(     ) A、为各种离子分子的良好溶剂 B、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液体环境 C、吸收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D、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之一 参考答案: D 4. 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ch 浓度(mmol·L-1) 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A. 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 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 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⑤是突触小泡,⑥是突触前膜,⑦是突触后膜,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A错误;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的干扰,B正确;表中数据不能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错误;表中数据说明随着Ach浓度的增加,兴奋在突触部位传导速度越来越快,D错误;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成光能、热能    B.ATP在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    C.ATP既可以暂时贮存能量,又可以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在生物体内,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的过程能释放ATP 参考答案: C 6.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水 参考答案: B 7. 最能正确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所产生的ATP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参考答案: B 8. 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而不存在于根尖细胞的细胞器可能是(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溶酶体 D.叶绿体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原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较高 D.多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C 【考点】1V: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17: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1J:糖类的作用. 【分析】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2、糖类的功能:①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②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3、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解答】解:A、糖原为动物多糖,在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A正确; B、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较高,C错误; D、很多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10.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试验是(  ) A.豌豆的杂交试验 B.豌豆的自交试验 C.豌豆的测交试验 D.豌豆的正交试验 参考答案: C 【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解: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进行验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孟德尔实验采用的方法以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 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