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综合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综合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面关于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可用于光导纤维,利用了它的导电性 B. 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D. 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参考答案: D A、光导纤维成分是SiO2,不是利用的导电性,利用对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硅元素居第二位,故B错误;C、硅元素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C错误;D、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故D正确。 2.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参考答案: C 略 3.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非金属性:W>X                  D.原子半径:Y>Z>X 参考答案: A 略 4. 关于元素周期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参考答案: D 略 5. 可逆反应:3A(气)   3B(?)+C(?);开始向容器中冲入A,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参考答案: D 略 6. 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 B.NaN3中氮元素被还原 C.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 参考答案: D 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裂化      B.分馏      C.干馏      D.裂解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又完全溶解”现象的是(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NaCl晶体、BaSO4              B. 铝、二氧化碳 C. 硫酸、蔗糖                   D. 熔融KNO3、氨水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须转入容量瓶中 C.某溶液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一定含有Cl—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参考答案: C 略 11. 180℃时将0.5 mol H2和1 mol CO2通入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甲醇蒸汽(CH3OH)和某无机副产物,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4H2 2CH3OH+O2 B. 在0~3 min内H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C. 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D. 在3~10 min内,反应仍未达到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B 【详解】A.由图知,消耗n( CO2)=(1-0.9)mol=0.1mol、n(H2)=(0.5-0.2)mol=0.3mol、n(CH3OH)=0.1mol,同一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则N(CO2):N(H2):N(CH3OH)=0.1mol:0.3mol:0.1mol=1:3:1,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H2O,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A错误;B.v(H2)= = =0.1mol?L-1?min-1,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故C错误;D.在3min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在3~10 min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图像分析,明确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标准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   12.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13.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参考答案: B 14. 60 g石灰石在高温下与23 g石英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5.6 L                     B.11.2 L C.13.44 L                   D.6.72 L    参考答案: C 15.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_____。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2)①写出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_____。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______。(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参考答案: (1)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2)   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HClO见光易分解    (4)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解析:(1)①氯气和空气按照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潮湿碳酸钠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比例来调节气体的流速,故答案为: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②为了氯气和原溶液充分接触完全反应,可以通过增加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并用搅拌棒搅拌等方法,故答案为: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2)①装置B中,氯气本身既作为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被氧化到+1价的Cl2O,被还原到-1价的氯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故答案为:; (4)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故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故答案为: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装置C中使用棕色平底烧瓶,目的是可以避光,防止反应生成的HClO见光分解,故答案为:HClO见光易分解; (4)选择使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的次氯酸溶液,具体实验操作是,向20.00mL的次氯酸溶液里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沉淀,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故答案为: 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涉及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滴定原理应用与计算,理清整个制备的流程及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来的氢氧化钠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同学从该试剂瓶中取出24.0 g固体,配成1 L溶液,请计算: 氢氧化钠 化学纯?CP? 500 g  品名:氢氧化钠 化学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40 (1)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200 mL于一烧杯中,投入足量的金属铝,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参考答案: (1)0.6 mol/L (2)4.032 L 解析: n(NaOH)===0.6 mol, c(NaOH)= ==0.6 mol/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mol               22.4 L×3 0.6 mol/L×0.2 L      V V==4.032 L。 18. 标准状况下,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224mL通入装有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剂瓶,试剂瓶增重0.084g,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计算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和质量比。 参考答案: 7∶3   4∶3 19.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2B(g)xC(g) + 2D(g),在2 L密闭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的浓度为0.8mol/L,又测得反应速率vB = 0.2 mol /(L · min )。试求算: (1)x的值; (2)达平衡时A的浓度; (3)A、B的转化率之比 。 参考答案: (1) x = 4   2分      (2)   1.4mol/L   3分      (3) 3:4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