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美术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美术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采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化学实验 【答案解析】B   解析:A、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制取溴苯并产生HBr,进入四氯化碳中后与四氯化碳分层,故A正确;B、电石为粉末状,不能放在多孔板上,故B错误;C、再接一个导管置于水中,用手握住烧瓶底部片刻,导气管冒泡,松开手后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D、根据强酸与弱酸盐可制取弱酸,D正确。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装置,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应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2. 右图为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2SO4·10H2O)在温度为T3K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 g温度为T2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K或升为T4K(T4>T3)时析出固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4K时Na2SO4的溶解度为 A.等于42 g        B.大于42 g C.小于40 g        D.等于40 g 参考答案: C 略 3. 关于二氧化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反应生成酸   D.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起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4.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Fe3O4+8H+=Fe3++2Fe2++4H2O C.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CO2+H2O→2C6H5OH+CO32- D.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 参考答案: D 略 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    )        A.加热条件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        B.常温下,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Cu        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 SO2和1mol O2合成SO3        D.实验室用足量的MnO2与一定量的浓HCl反应制备Cl2 参考答案: A 略 7. 在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 mol·L-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2+, Na+, NO3-, Cl-              B. Ba2+,Na+, NO3-,Cl-       C.SO42-,S2O32-,NH4+,Na+               D.Mg2+,Na+,Br-,AlO2- 参考答案: B 略 8. LiNi02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原理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NiO2中Ni+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LiOH是还原剂 C. OH-和Li+含有的电子数相同      D. LiNi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参考答案: D 略 9. 向60mL Na2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BaCl2溶液体积/mL 0 30 60 100 120 沉淀质量/g 0 0.699 x 2.097 2.09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   B. 混合前,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1   C. 3号实验中沉淀的质量x为1.398g   D. 完全沉淀60mL Na2SO4溶液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80mL 参考答案: D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发生Na2SO4+BaCl2=BaSO4↓+2NaCl,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沉淀最多为2.097g,n(BaSO4)==0.009mol;2号实验中n(BaSO4)==0.003mol,则实验3号中,x为实验2中的2倍,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2号实验中n(BaSO4)==0.003mol,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故A正确; B.生成沉淀最多为2.097g,n(BaSO4)==0.009mol,混合前,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1,故B正确; C.实验3号中,x为实验2中的2倍,则x=0.699g×2=1.398g,故C正确; D.完全沉淀60mL Na2SO4溶液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0.09L=90m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物质的量关系、表格中数据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0. 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0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B、生成的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C、溶解Zn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         B. 二硫化碳的结构式: C.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D.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用稀硝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C.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除去Mg(OH)2固体中少量Ca(OH)2: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下列物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A.酸性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0.1 mol·L-1的氨水与pH=1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SO42-)>c(H+)>c(OH-)     B.10mL  0.2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与3 mL 1 mol·L-1的硝酸混合:         c(NO3-)>c(Na+)>c(H+)>c(CH3COO-)>c(OH-)     C.在NaHS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S-)+c(OH-)+2c(S2-)     D.pH=12的氨水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 参考答案: 答案:D 15. 2014年9月28日,郑州市区被大雾笼罩,空气严重污染,其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m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B. 焚烧秸秆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大空气中PM2.5的含量   C. PM2.5在空气中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 开发利用新能源,实施“低碳经济”,可减少PM2.5的产生 参考答案: C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A.根据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胶体; B.焚烧秸秆和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PM2.5; C.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0﹣9~10﹣7米,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直径为2.5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胶体; 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 解:A.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胶体,属于气溶胶,故A正确; B.焚烧秸秆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大空气中PM2.5的含量,故B正确; C.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为:2.5×10﹣6米,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0﹣9~10﹣7米,所以PM2.5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 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实施“低碳经济”可减少PM2.5的产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PM2.5的污染,侧重考查环境的污染和原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PM2.5与胶体微粒直径的关系,本题难度不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K2-6-1所示。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滴有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K2-6-1    (1)实验前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投入煤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水后的现象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