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大阳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大阳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参考答案: C 略 2. 决定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和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3分子的结构式: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C 略 4.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是 NaHCO3=Na++H++CO32— B. 向硫酸中通入少量氨气,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 C.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为1-100nm D. SO3溶于水后所得到的H2SO4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C 【详解】A. 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其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O3—,A错误; B. 向硫酸中通入少量氨气生成硫酸铵和水,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几乎不变,因此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会明显增强,B错误; C.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为1~100nm之间,C正确; D. SO3溶于水后所得到的H2SO4溶液能导电,但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硫酸电解质,三氧化硫不能电离,故SO3是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另外要注意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离子浓度、离子电荷有关,与离子种类无关。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B.乙醇、金属钠和乙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D 7. 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判断 A 常温下单质硅化学性质较稳定 自然界有单质硅存在 I对,II对,有 B 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 Cl2与SO2混合后漂白性增强 I对,II错,有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I对,II对,有 D 石墨常用作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I对,II对,有   参考答案: D 单质硅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化合态存在,不存在游离态硅,判据II错误;A错误;Cl2与SO2混合后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失去了各自的漂白作用,判据II错误;B错误;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为物理变化,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常做电极材料,判据都对且有因果关系;D正确;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            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 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 参考答案: A 9. 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 A.丁达尔效应        B.布朗运动 C.渗析 D.电泳现象 参考答案: C 解:胶体粒子直径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中溶质粒子可通过半透膜,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 故选C. 10. 人造光卤石(KCl·MgCl2·6H2O)是盐化工生产的中间产物。以光卤石为原料制得金属镁,可有下列步骤:  ①过滤 ②溶解  ③加入适量Ca(OH)2 ④蒸发 ⑤用盐酸溶解 ⑥电解熔融MgCl2  ⑦在HCl气流中强热MgCl2·6H2O晶体,正确的顺序是   A.⑤③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①⑤④⑦⑥ C.②④①③⑦⑤⑥                   D.⑤③①④②⑦⑥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有甘油生成 参考答案: D 略 13. 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C;B、C相连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参考答案: A 略 14. 可逆反应2SO2+O2  2SO3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和O2不再化合,反应停止了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SO2、O2和SO3的浓度相等              D.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参考答案: B 略 15. 如图实验操作装置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已知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钠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Na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 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条件,指出二者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参考答案: (共10分)(1)分液漏斗(1分);   B(1分) (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  反应温度不同;(2分) (3)(2分) (4)(每空1分) 红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将紫色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黄绿 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a 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 NaOH并加热,恰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 BaCl2沉淀反应恰好完全,试计算: 原混合溶液中含有的NH4+为           mol; 原溶液中NO3- 的浓度为              mol/L     参考答案: 略 18. 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且蒸发过程中无晶体析出,该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略 19. (6分)200℃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6 g ,求原混合气体中CO2和水蒸气的质量比。 参考答案: 11︰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