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目《财务会计》各章节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本讲主要内容第一第一节节 财务财务会会计计概述概述第二第二节节 财务报财务报告目告目标标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及其确认第六节第六节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 1 总论总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财务会计的掌握财务会计的服务概念、目标、服务概念、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会计计量等内容 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的概念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与会计假设与会计假设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确认与计量原则确认与计量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财务会计概念一、中级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一、中级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二、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与特点二、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与特点(一)会计学原理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一)会计学原理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 1.1.会计学原理(也称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也称基础会计学)介绍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2.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种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种会计)介绍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包括:介绍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包括:特殊财务报告问题、企业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以及特殊财务报告问题、企业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以及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二)中级财务会计与会计学原理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二)中级财务会计与会计学原理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 1.1.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法,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2.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中揭示的基本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会计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三)(三)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1.核算内容:核算内容:经常性和一般性业务经常性和一般性业务 2.核算依据:核算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3.核算方法: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常规方法会计核算的常规方法 三、财务会计的定义三、财务会计的定义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一)财务会计的定义 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它以会计准则为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它以会计准则为依据,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与方对依据,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与方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与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与 处理,并以财务处理,并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报告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与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二)财务会计的特征(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1.财务会计主要提供财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提供财务信息 2.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 3.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财务报告 4.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财务会计以复试簿记系统为基础财务会计以复试簿记系统为基础 6.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通常以一个会计主体为空间范围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通常以一个会计主体为空间范围 财务会计在目标、对象、规范、报告形式等方面区别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在目标、对象、规范、报告形式等方面区别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目标目标 对外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对外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为内部管理所用为内部管理所用对象对象资金资金成本成本规范规范专门的准则与制度专门的准则与制度内部规范内部规范报告报告三大报表三大报表内部报告(较灵活)内部报告(较灵活)模式模式账账证证表表无特殊模式无特殊模式 一、财务会计目标一、财务会计目标 就是要解决下列问题:就是要解决下列问题:1.向谁提供信息:向谁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2.提供哪些信息:提供哪些信息:使用者不同而不同使用者不同而不同 3.如何提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区分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区分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4.信息的质量标准:信息的质量标准: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相关性、可靠性第二节第二节 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2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1 总论总论 1 总论总论 1 总论总论 二、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二、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效益效益成本成本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相关性相关性可靠性可靠性可比性可比性重要性重要性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 相关性包括: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如实表达;可验证性、中立性、如实表达;可比性包括:可比性包括:不同的企业间的可比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不同的企业间的可比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 处理的一致性。处理的一致性。重要性是指: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 影响依赖该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影响依赖该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 可靠性可靠性 相关性相关性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 可比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重要性 谨慎性谨慎性 及时性及时性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包括: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包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 1、资产、资产(1)(1)定义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2)特征特征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3)(3)资产的确认条件资产的确认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2 2、负债、负债(1 1)定义)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 2)特征)特征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3 3)负债的确认条件)负债的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3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主要依赖资产和负债的确认3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1 1)定义)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4 4、收入、收入(1 1)定义)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 2)特征)特征 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 3)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5 5、费用、费用(1 1)定义)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 2)特征)特征 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 3)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条件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6 6、利润、利润(1 1)定义)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2 2)利润的来源构成)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 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3 3)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条件 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第六节第六节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 一、计量属性一、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 现值现值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二、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二、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这些计量属性是互不相容的吗?这些计量属性是互不相容的吗?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第二讲第二讲第一节第一节 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第二节第二节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本讲主要内容出纳人员出纳人员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库存现金的管理、控制与核算;、掌握库存现金的管理、控制与核算;2、掌握银行存款的转账结算、清查与核算;、掌握银行存款的转账结算、清查与核算;3、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与核算;、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与核算;重点重点 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货币资金的核算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货币资金的核算 难点难点 银行存款转账结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