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得禄乡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得禄乡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3年一月一日起将实行史上最严交规,但对见黄灯就停的规定引发网友吐槽,友称这一规定,违反了牛顿第一定律。对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则惯性越大 (C)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的惯性较大 参考答案: C 2. (单选)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  )   A. B. C. D. 参考答案: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对重物分析,重物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因细绳是连续的,故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均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此可判断手指的受力方向;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则可知杆对结点的弹力方向,即可判出杆对手掌的作用力的方向. 解答: 解:重物受绳子的拉力及物体本身的重力而处于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绷紧的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故绳子对手指有大小为mg的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背离手指的方向; 结点A处受绳子向下的拉力及沿绳向上的拉力,二力的合力应沿杆的方向向里压杆,故杆对手掌有向里的压力;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应明确:绷紧的绳子不论是否弯曲,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3. (单选)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下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     ) A. 提出猜想          B. 数学推理        C. 实验验证      D. 合理外推 参考答案: 4.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移总随时间而增加     B  速度的增量总跟时间成正比     C  位移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速度总跟时间成正比 参考答案: CD 5. 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C.分运动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合运动相同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B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16.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F2、F3、F4、F5(图),已知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__.   6f 沿AD方向 参考答案:     7.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图中方格水平边长与竖直边长分别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重合。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m/s.经过C点时小球竖直分速度为          m/s(取g=9.8m/s2) 参考答案:    0.70     1.75 8. 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通过1.75m高的窗户所需时间为0.1s,物体从窗底落到地面时间为0.2s,则物体是从     m高处开始下落.(取g=10m/s2) 参考答案: 20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设从开始运动到窗户上端的时间为t,则运动到下端的时间为t+0.1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以求出t,又因为物体从窗底落到地面时间为0.2s,所以自由落体的总时间为t+0.3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从开始运动到窗户上端的时间为t,则运动到下端的时间为t+0.1s, 则; 解得:t=1.7s 从开始到落地的总时间为t总=t+0.3s=2s h== 故答案为:20m 9. 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该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sin37°=0.6,cos 37°=0.8)ks5u 参考答案: 0.25 10. 学校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表上显示时间为12.4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这位第一名运动员的百米成绩实际上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2.78S 11. 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03 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和0.20 s,根据你知道的知识,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运动方向是            。(注意:填背离B盒还是靠近B盒,声速取340 m/s) 参考答案: ,背离B盒 12.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线段OA表示质点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质点在6 s末的速度为______ m/s。 参考答案: 匀加速  12  OA过程质点的速度在均匀增加,所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AB过程速度恒定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2m/s。 13. 一质点从A点开始运动,沿直线运动到B点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能以 =6.4m/s2的加速度加速,也能以 =1.6m/s2的加速度减速,也可以做匀速直线动,若AB间的距离为1.6km,质点应该怎样运动                   ,才能使它的运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         s。 参考答案: 先加速后减速   ,50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 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 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 参考答案: (1)AB,(2)10,50  1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                                 ,                        ,                           .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记录                                      。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一圆桶形锅炉横卧于耐火材料砌成的底座上,已知锅炉半径R=lm,底座间L=1.6m,锅炉和内盛水的总重为2.4×104N,O为球心,M为重心,DAMB=1200.不计摩擦,求锅炉对底座的其中一侧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 N=2×104N。 试题分析:对锅炉受力分析如图, 由三角形相似,可得: 解得:N=2×104N。 所以,压力N′=N=2×104N。 17. 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和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5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2)5s内物体的位移多大? 参考答案: 解:(1)由v=v0+at得 v=10+2×5=20m/s; (2)由得: x=10×5+×2×25=75m; 答:(1)5s末物体的速度为20m/s; (2)5s内物体的位移为75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由速度公式可直接求出5s末的速度; (2)由位移公式可求得5s内的位移. 18. 如图,A、B两物体相距S=7m,A正以V1=4m/s的速度向右做匀     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2=10m/s,方向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返回),加速度大小a=2m/s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多少时间A追上B.     参考答案: B物体至静止全程的平均速度=5m/s>v1,故B静止时A仍未追上B      (2分)     V22=2axB   ∴ xB=25m                                            (4分)     xB+S=v1t   ∴  t=8s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