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闸北区第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上海闸北区第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参考答案: D 2.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参考答案: A 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 参考答案: C 4. 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碳元素在c1→c2→…中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其传递是单向的  C.d表示的是微生物 D.说明物质和能量在a和b之间是双向流动的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 D. 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参考答案: D 6.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参考答案: B 7.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参考答案: D 8. 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参考答案: B 9. 如图,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参考答案: D 10.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有关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细胞免疫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参考答案: D 12. 向装有100mL培养液的烧瓶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 D 13.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结果应该呈现的颜色是   A.紫色            B.蓝色           c.橘黄色         D.砖红色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参考答案: C 15.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C.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参考答案: A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关键信息“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和“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的应用. 【解答】解:A、题干没有信息说明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A错误; B、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B正确; C、根据题干“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可推知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C正确; D、该实验中涉及的赤霉素是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的,因此不能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D正确. 故选:A. 16. 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   A.体温调节      B.水平衡的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血液pH值的调节 参考答案: D 17.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参考答案: B 18. 下列有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卵裂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有机物的总量不断下降 B. 桑椹胚期,细胞暂未分化,此时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 卵裂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D. 原肠胚期会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参考答案: A 【分析】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①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②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③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④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详解】A、卵裂过程中细胞体积减小,有机物的总量不断下降,A错误; B、桑椹胚期的细胞暂未分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正确; C、卵裂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正确; D、原肠胚期会形成内、外两个胚层,同时也会形成中胚层和原肠腔,D正确。 故选A。 19. 如右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 A.Ⅱ、Ⅲ、 Ⅳ、Y          B.Ⅰ、Ⅲ、Ⅳ、X 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 参考答案: C 20. 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 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 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 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由细胞组成,而不包括微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学说说明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正确;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C正确; D、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即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A. 21. 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 B. 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C. 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参考答案: D 由图可知加热杀死的S型菌需要冷却后才能和R型菌混合,否则会杀死R型菌,A正确。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B正确。该转化实验只能证明有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C正确。S型菌的因为有毒性会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D错误。 点睛: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各个实验中,要牢记当时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而不是现在的总体结论是什么。 22. 植物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大体上分为细胞分裂期、细胞伸长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结合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含量高,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细胞分裂期,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都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C.成熟期,乙烯含量升高,促进果实成熟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参考答案: B 2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能量从大象流向该蜣螂体内 B.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一只兔被一匹狼捕食,能量的传递效率最大为20%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为生产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参考答案: B 24. 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参考答案: B 25. 科学家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批量生产,请问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以下哪项原理 (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细胞融合 参考答案: A 26. 病毒侵染后正确的免疫反应顺序是                                      (   )  ①自然杀伤细胞激活作用  ②抗体产生  ③病毒对T细胞的刺激  ④病毒侵入高考资源网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高考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