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7oC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 2.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得快 D.听音乐时,分辨合奏中各种乐器的依据是音色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手影游戏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物体B的像,则物体AB所在区域(  ) A.图中I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III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IV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6.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ab B.ac C.bc D.bd 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8.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 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 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 9.2014年3月17日我国除雾无人机测试成功,可有效清除雾霾.除雾无人机被安装在滑翔伞下面,当它们在空中飞行时,若说无人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地面 B.树木 C.楼房 D.滑翔伞 10.如图,把塑料尺放在课桌边使其一端露出,用不同的力竖直向下压尺上的A点,观察到尺形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方向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大小有关 D.与受力物体有关 11.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静电复印纸,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该纸张的规格为“80g”,表示1m2该纸张的质量为80g.现测得500张纸的厚度为5.00 cm,则该纸张的密度为 A.1.25×103g/cm3 B.1.25×103kg/m3 C.0.8×103kg/m3 D.0.8×103g/cm3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二、填空题 13.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的影子__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和凸透镜按照图甲所示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14.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形成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相当于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15.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 A.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B.水的表面积 C.水的温度 D.水的质量 16.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一根长10厘米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厘米,若要弹簧伸长5厘米,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N;若弹簧只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测量一个塑料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塑料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塑料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因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顺序,测出了塑料块的体积,则塑料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 “偏小”) 18.(8分)小利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为了适当减少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实验前应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___;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9.(8分)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上; (2)如图甲所示,请你依据蜡烛和像的大小判断,蜡烛摆放位置应该在______(选填“a的左侧”、“a的右侧”),生活中利用此成像规律的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3)根据(2)中凸透镜成像特点,凸透镜焦距在下列选项中不可能的是(______) A.10cm B.12cm C.16cm D.18cm (4)若将一个不透明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______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若某实验小组出现如图乙成像情况,则应该将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8分)请在如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五、计算题 22.(10分)从上海到南京的某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1)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的时间是_____h,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2) 假设该动车以全程的这个平均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长2200m的隧道,所用时间是72秒,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____ 23.(12分)小邓的妈妈在京东商城上买了一桶花生油,如图所示桶上标有“净含量:10升”的字样,他想知道这桶花生油的密度和质量。于是他用一个矿泉水瓶将花生油带到学校,利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测出了花生油的密度,并求出了油的质量。步骤如下:将花生油倒入烧杯中一部分,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20g;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为30cm3;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为93g,根据此测量数据,(1L=1dm3)求: (1)倒入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 (2)花生油的密度; (3)整桶花生油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完50m一般用时7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8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不同的乐器的材料、结构的不同,造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手影游戏,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水汽化所致,故A不符合题意; B.江面上形成大雾,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正在慢慢地结成冰,这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这是钨直接变成了钨的气体所造成的,是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5、C 【详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比像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抽出罩内空气时,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b.用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人耳贴到桌子上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说明了固体可以传声,不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所以,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b、c,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他刻度量起,为了计算方便,最好从其他整数刻度量起. 思路分析:用刻度尺测量时,应该让刻度尺尽量贴近被测长度,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这么做都是为了减小误差,答案选B。 8、C 【分析】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详解】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是由于来自碗底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碗底的虚像,像比碗底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