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199

举报
资源描述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目录 content一、行动研究概述二、行动研究的哲思三、行动研究实务四、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五、教师专业发展取向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七、教师行动研究八、教师行为的创新与实践九、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十、教师行动研究审思第一章第一章 行动研究概述行动研究概述【学习目标】010203了解行动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行动研究的各种模式理解行动研究的含义、特征及行动研究的分类掌握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一、行动和研究的概念 “行动行动”和和“研究研究”本是两个不同性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质的概念。“行动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的实践活动和 实际工作;实际工作;“研究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专家学者对人的社会活动和业工作者、专家学者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社会科学的探索。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一、学一、学界关于界关于“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不同见解的不同见解 行动研究的“鼻祖”约翰科利尔(J.Collier)虽然率先用“行动研究”范式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他对“行动研究”的内涵并未严格界定,只是笼统地将行动研究概括为“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继约翰科利尔之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K)经过一番探索和实践后,在 1946 年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的能力结合起来的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他还对行动研究的特征和研究步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 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积极倡导教育行动研究的美国学者考瑞(Corry,S.M.)认为,“个别及集体采取积极态度,运用其创造思考,指出应该改变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须讲求方法,有系统地搜集证据,以决定新措施之价值。这种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英国学者埃利奥特认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中进行的旨在改善社会情境中的行动质量的研究”。S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法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担任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是实际工作者为研究自己的实践所实行的一种研究方式。”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 行动研究被引进到国内以后,国内一些学者也对行动研究的内涵作了一些探讨。李祖寿认为,行动研究法“尤其注重实际工作人员一面行动,一面研究,从行动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从行动中解决问题,证验真理,谋求进步。在教育方面它是行政、课程、教学各方面谋求革新的重要方法。”朱永祥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合作的方式,使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角色合一,来解决此时此地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模式。”郑金洲指出,行动研究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二、行动研究的内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则综合国内外行动研究的成果,比较清晰地界定了行动研究的内涵:“行动研究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二、行动研究的特征(一)参与 参与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参与意味着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一起作为研究主体参与到研究中。作为实际工作者的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扮演的是研究者的角色,不再是校外研究者研究假设的执行者或技术操作者,教师将亲自参与研究问题的确定,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研究过程进行观察、反思,并在必要时修改、调整研究计划。当然,教师的参与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不得远离教育教学的实践,即是在“行动中的研究”。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二)改进改进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改进意味着教学实践的改进。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教学实践,这是行动研究本身题中应有之意。其次,改进意味着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行动研究要求作为实际工作者的教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实践,而这种反思的结果可能导致教师原有观念的转变,即“内隐理论”的改变。第三,改进也意味着改进实践中的社会情境,实际工作者通过对实践中的社会情境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而达到改善社会情境的目的。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三)系统 早期的行动研究者勒温设计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这样的行动研究虽被认为带有“实证主义”的痕迹,但也恰恰因此,早期的行动研究也被成为“科学的行动研究”。事实上,总体说来,早期行动研究比较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后来,凯米斯所设计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也被认为具有厚重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意味。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四、公开 公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需要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公开意味着研究过程是一个公开的过程而不是私底下的个人操作。斯腾豪斯认为,“私下的研究在我们看来简直称不上研究。部分原因在于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三、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差异比较表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差异比较表范围实验研究行动研究需要的训练在测量、统计学和研究方法方面需接受广泛的训练。教育领域内的许多科学研究,由于缺乏受过这些方面训练的研究者,而显得科学性较脆弱。通常不需要严格的设计和分析,只需有限的统计学和研究方法的训练。研究者在教育测量方面所接受的训练较教师为多,故提倡结合进行研究。即使教师的研究技巧欠佳,仍可在咨询者的协助下进行好的行动研究。三、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阅读材料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差异比较表范围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目的获得的结论或知识,可普遍应用于较大的总体;可发展与验证理论。获得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当前的教育情景;可向参与研究的教师提供实施在职训练的机会。研究问题的来源借助各种途径提出研究问题。研究者必须了解问题,但通常并不直接涉入其中。选定的问题是在教育情境中,足以引起研究工作者困扰的,或干扰其教育教学效率的现象。假设经深思熟虑后发展出来的特定的假设,可运用操作定义界定,且可以被检验。问题的特别说明常被视同假设。理想而言,行动研究的假设必须接近于正式研究所要求的严谨程度。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阅读材料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差异比较表范围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文献查阅通常须就直接资料作广泛的查阅,并且研究工作者充分了解该研究领域现有的知识状况。给教师阅览可用的间接资料,使其对被研究领域有一般性了解。往往不对直接资料作完整而无遗漏的探讨。抽样研究者试图从研究的总体中获得随机的或有代表性的样本,但通常无法圆满完成。班级的教师或做该研究的教师,通常以该班可用的学生作受试者。实验设计在开展研究之前,进行详细、有计划的设计。注意维持供比较用的条件,控制无关变量,并减低误差。在开始研究之前,按一般方式设计程序。研究期间,施予变化,以了解这些变化时否可改进教育教学环境。不大关注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或误差的减少。由于参与的教师自我投入研究,通常会出现偏见。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阅读材料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差异比较表范围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测量努力选取最有效的测量工具,对可用的评量工具进行评价,并在研究之前对测量工具进行测试。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较不严谨。参与者缺乏使用与评价教育测量工具的训练,但可通过咨询者的协助,进行令人满意的工作。资料分析经常要求复杂的分析,包括量化分析。由于将结果普遍化是研究的目的之一,通常要强调统计上的显著性。简单的分析通常就够用,强调教育上实用的显著性,而非统计上的显著性。参与教师的主观意见经常被赋予较重的分量。结果应用结果是可以普遍应用的,但许多有用的发现无法应用于教育实际。研究工作者与教师之间所受训练由于有经验的差异,产生严重的沟通问题。研究发现可立即应用于参与教师的班级,并经常可导致持久性的改良。结果的应用很少超越参与教师本身。第二节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美国学者约翰科利尔(J.Collier)首提“行动研究”算起,行动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近百年来,行动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兴起阶段、中落阶段和复兴阶段。一、行动研究的兴起一、行动研究的兴起追溯行动研究的缘起,不得不提起美国学者约翰科利尔(J.Collier)。约翰科利尔不仅是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作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个社会改革家。一、行动研究的兴起第二节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约翰科利尔的成就1919 1919 年年,科科利利尔尔在在陶陶斯斯普普韦韦布布勒勒镇镇首首次次接接触触印印第第安安人人时时,就就决决定定深深入入到到美美洲洲印印第第安安人人族族群群之之中中,和和印印第安人一起反对美国社会对印第安人强迫同化的政策。第安人一起反对美国社会对印第安人强迫同化的政策。为保护印第安人的宗教自由和部落财产,1923 年,科利尔领导创建了“印第安保护协会”。1928 年,他出版了印第安的管理问题研究报告,深刻地揭露了联邦印第安事务的失败,揭示了联邦印第安政策如何导致了印第安人的教育、卫生和贫困方面的严重问题。1933 年,柯利尔出任美国联邦政府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1934 年,在科利尔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印第安重组方案,一举扭转了美国政府持续 50 年的同化印第安人的政策,确立了印第安人的部落自治权、发展经济权和受教育权等。此后,科利尔还推动确立了约翰逊奥马利(Johnson-Malley)法案,增进了印第安人的社会和经济福祉。1945 年,科利尔卸任印第安事务局局长一职,但仍担任全国印第安人研究所所长和社会学教授。第二节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科利尔一生致力于改变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境遇和生存方式。在长达 12 年的印第安事务局局长任职期间,他敦促“印第安人人格研究课题组”和当地的印第安人和“印第安人服务组织”的成员一起开展研究,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将管理者、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三种力量有机地整合为一体,研究的成果不仅能为实践者付诸实践,而且被实践者的经验所检验。柯利尔称这种研究成为“行动研究”。第二节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虽然柯利尔率先提出了“行动研究”一词,但他并未对其作具体的解释。较早对“行动研究”作出系统阐述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K)。勒温于 20 世纪 40 年代与他的学生在研究不同人种之间的关系时,与犹太人和黑人进行合作研究。研究过程中,犹太人与黑人也作为研究者参与其中,并力图改变自己的现状。勒温将这种结合了实践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称之为“行动研究”。后来,他又在其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行动研究作为一种问题解决策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他指出,行动研究包括:(1)分析问题、搜集事实;(2)制定行动方案计划,执行它们,然后搜集更多的事实并予以评价;(3)这一整个行动循环的重复,螺旋的重复。第二节行动研究的发展历程20 世纪 50 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科里(SM.Corry)正式将行动研究引入了美国教育领域。1953 年,科里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等内容。他还指出:“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经由应用研究的结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白费;同时,只有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以及家长等支持者不断检讨学校措施,学校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员必须个别或集体采取积极态度,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提出合理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须讲求方法,有系统地收集证据,以确定新措施的效果。这种方法便叫行动研究法”。由于科里等人的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对美国后来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时间,教育行动研究风靡全美。在行动研究兴起阶段,行动研究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同是研究主体,在研究中享有平等的地位;二是致力于解决教育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