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军考政治(最新)必背知识点

举报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一、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既不随人的意识而增长,也不因为人的意识而消亡。 3、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物质存在意识之前。 2、意识的产生以物质为基础(意识是对人脑物质的反映)。 三、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目的性。 第二、创造性。 第三、计划性。 第四、对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指导和控制作用。 四、 为什么说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1、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所以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它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为事物的静止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2、我们可以作以从二个方面的理解:第一,物质在总体上是运动的,静止只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此种条件下没做某种形式 的运动,但它必然进行着某种其它形式的运动,第二止是物质永恒运动的实现环节, 一系列的静止联系起来显示的不是 静止,而是运动 五、为什么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是不存在的。 2、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六、什么是规律?唯物辩证法揭示哪三大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七、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任何物质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一切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载体。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八、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为什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九、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方面各有其特点。 第一,矛盾于矛盾之间以及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同一矛盾的每一侧面及其每一侧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都各有其特点。 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是什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 一般和个别) 1、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 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十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作用是: 1、矛盾双方连为一体,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2、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因素在相互利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在于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最后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使旧事物变成新事物。 十二、 如何认识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内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即内部根据;外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条件. 2、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由它本身固有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又是同它所处的一定的外在条件相联系的. 3、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和 外因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十三、 为什么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以及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面对实际工作 中的矛盾,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 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内因,也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次要方面、外因。 3、处理好这个关系,要注意把握三点:第一,抓中心,抓关键,抓重点。第二,抓住中心工作,带动全盘工作。第三,根据情 况变化,及时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防止把主要矛盾凝固化、绝对化。 十四、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质变是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 过程中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十五、 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形式? 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社会斗争、科学实验 十六、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3、实践中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偏执一端,不是犯经验主义错误,就是教条主义错误 十七、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十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思的产生。 第二、 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 第三、 社会存在的阶级内容决定着社会意识的价值倾向。 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第一、社会意识批判或维护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通过调控人们的社会实践行为来调控社会存在。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十九、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 2、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群众路线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 二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容是什么?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相适应,促进发展;与生产力不想适应,则阻碍发展。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发展;与经济基 础不想适应,则阻碍发展。 政治常识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 ①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②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⑤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 世界一流军队; ⑥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⑦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⑧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 本指南。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 章。 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 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 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6.如何理解“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 伟大斗争是手段伟大工程是保障伟大事业是主题,伟大梦想是目标。其中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 7.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8.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①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③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9.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中“全面”二字的深刻内涵?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可 持续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一个不能掉队。 ②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③ 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