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保密★启动前】 2022-2023学年都昌县创新联盟期末联合测试 七年级语文 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忏悔(chàn) 哆嗦(suō) 猥琐(wěi) 颤抖(zhàn) B.钦佩(qīn) 告罄(qìng) 轮廓(kuò) 毋宁(níng) C.譬如(pì) 俯瞰 (kàn) 负荷(hè ) 渺小(miǎo) D.矜持(jīn) 炽热(zhì) 修葺(qì) 稠密(chóu)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当今社会,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这对相声演员一上台,那滑稽相就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 D.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3.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经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具有高等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4. 在“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观看了戏曲表演。下面是四位同学写的感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昆曲细腻温婉,幽远高洁。精致的唱腔柔柔响起,恰若空谷幽兰,萦绕耳畔、心间。 B.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演员扯开嗓子大声吼,能把人的三魂七魄都摄了去。 C.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虚拟性的表演,可以把白天演绎为黑夜,也可以把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面旗子当作是千军万马。 D.越剧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流传最广。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行走在大江南北。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 1926 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B.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C.《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D.《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较为突出的是长妈妈,作者刻画了一个文化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7.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里写上作者、作品名。(共8分) (1)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 (2) 《次北固山下》中借时序的交替来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3)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8. 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 【相关链接一】 近日,东关中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的表演精彩纷呈。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二】 古诗文诵读大赛逐渐成为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3 月 19 日,“我们的节日”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 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某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了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1) 请仔细阅读链接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2) 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 (3) 参加完诵读活动,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一段话,请你结合相关内容,补写句子。 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 ! 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 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7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诗中“竦峙”的意思是 (2) 《观沧海》的“观”即“看”,其有两层含义: (1) (2) (3)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各题。(12分)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喜讥议①,而轻侠客。余书诫之曰:“吾欲汝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③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不忘之耳! 注释:①讥议:讥讽、议论。②是非正法:评议朝廷正当的法制。③大恶:深恶痛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广才 治性 好议论 恶之甚矣 (2) 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句内停顿,划两处。 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联系上下文,谈谈【甲】文中“静”与“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5) 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两文作者写“诫”书有何相同用意?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喜鹊告状 ①这几年,喜鹊明显减少了,有人担忧再过些年孩子们可能连喜鹊也不认得了。 ②1993 年春,笔者采用路线调查法,从宁夏的彭阳到银川 400 千米,在大约 400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发现 50 个喜鹊巢,至于喜鹊则更少见了,与 20 世纪 70 年代相比大约减少了 95%。 ③原来群体数量很大的喜鹊为何急剧减少了呢?其一,因为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可供营巢的大树太少了,致使 90% 的鹊巢只得筑在七八年生的小树上;有的鹊巢距地面仅三四米高,极易遭受人为的毁坏及自然灾害;其二,近几年灭鼠给鸟类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农村用玉米、小麦拌制的毒饵撒于田间,虽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杀死了大量的鸟类。笔者还曾在一片杨树林里亲眼目睹到一只中毒的老鼠被一只猫头鹰捕食后,同归于尽的惨景。 ④喜鹊又叫花喜鹊,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5-10 月间,主要取食蝗虫、象甲、蝼蛄、天社蛾幼虫、蝇蛆、蝉等多种害虫。喜鹤的减少,必将导致虫害及鼠害的大量发生与蔓延。所以,它应该受到保护。 ⑤某地方志曾记载了“喜鹊告状”的故事:康照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传说吃喜鹊可治,群众争捕喜鹊,城里城外把喜鹊网罗殆尽。一日,群鹊到公堂鸣叫不已,并引官至集市,见市买鹊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为捕鹊得利,妄说喜鹊能治病。而后,官府对捕鹊者严惩,捕鹊之风才刹住。 ⑥为了不使喜鹊再告状,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活动,特别是注意向青少年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护培植大树及茂密的高杆树,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之所,让千姿百态的鸟类得以繁衍下去,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 喜鹊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2) 认真阅读第④段,说说喜鹊有哪些特点? (3) 联系全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爱护鸟类? 12. 拓展学习,深入体会苦乐观念。(14分)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岀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 关于选段论述的重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B.凡职业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C.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2) 仔细揣摩选段中“苦”和“乐”的含义,说一说它们与课文中的“苦”和“乐”相通的地方。 (3) 学完课文后,班级将就“学习中是苦多还是乐多”的话题举行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是“学中之乐多于苦”,反方观点是“学中之苦多于乐”。有意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