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邵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言文字运用)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题。 材料一: 历经多年的艰苦奋战,中国在今年年初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份宝贵的减贫经验对世界有何重要启示? IFF理事、巴西贸易部前部长特谢拉指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表现优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有超过7亿人脱贫,这是人类史上的巨大成就,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减贫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举措,对于全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何以脱贫?菲律宾前总统、丝路国际联盟联合主席阿罗约将中国脱贫的成功归结为三点:首先是有长远的愿景;其次,有坚定的意志来落实这个愿景;最后,认识到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价值。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阿罗约认为,更多国家应该从中国经验中借鉴学习一种建立长期愿景和坚定推进目标的决心。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第一副院长梁子谦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贫困人口形势更为严峻,中亚其他国家也迫切需要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他指出,中国减贫实践过程中有两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它既是关于环境的新开发和经济的新发展,也是非常接地气的。“基于中国的减贫经验,我们正在中国开发互联网、跨境电商的培训项目,将向中亚客户提供免费的课程,让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也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创造就业。这是我们从中国学到的经验,我们需要把这样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经济体中。” 在中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参与脱贫的社会主体广泛,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参与也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这当中,既有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和贷款的精准“滴灌”缓解了贫困人口的“用钱之急”,也有企业力量远赴边远地区盖起楼房,帮助贫困民众搬出大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认为,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将精准扶贫方略贯穿始终,坚持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丹从企业角度强调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在中国偏远、贫困地区大力投资建设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企业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疫情对世界的严峻考验还在继续,各国利益和未来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疫情给全球贫困人口持续带来的挑战,阿罗约认为,“一带一路”将为沿线国家在减贫问题上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同时还将在卫生健康、数字化、绿色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谁来扶”,具体有两种,联结式帮扶和驻村工作队。 先谈联结式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项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依托传统官僚制度体系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和考核问效固然重要,同时创新帮扶机制、拓展帮扶网络,丰富帮扶形式也是新时期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结对关系,联结式贫困治理打破了行政等级、部门壁垒、区域分割、个体离散的种种障碍,建立起新的帮扶责任机制、资源运输机制和动员协调机制。 驻村工作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扶贫工作机制,也是落实“六个精准”中“因村派人精准”的具体措施。这种反科层化与密切干群联系的制度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苏俄时的榜样示范。工作队员原指“干工作的军队”,在建党初期,主要从事和群众有关的工作,动员群众参与革命。他是我党“走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和运作,是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中介机制和重要“接点”。虽然扶贫工作队与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的工作队之间存在区别,比如如今的驻村干部没有上级赋予的巨大权力与充足资源,也就随之丧失了强大的动员能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他们仍然承担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精准扶贫政策依托常规官僚制的运转,结合集中动员的治理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成效。但动员模式所固有的实效性和局限性也逐渐显示出来,比较突出的是有官员行为的短期功利性、监督考核方式的简单粗放、依赖外部资源注入、导致内生动力不足等。 (节选自《“精准扶贫”为什么精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提前10年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B.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政府首先有长远的愿景,更有坚定的意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C.联结式贫困治理打破了行政等级、部门壁垒、区域分割的种种障碍,建立起新的责任机制和协调机制。 D.“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在减贫问题上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并在数字化、绿色经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在减贫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对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B.林晓丹从企业角度强调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因为能源与交通的基础最能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C.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创新帮扶机制,拓展帮扶网络,丰富帮扶形式都是新时期贫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D.精准扶贫政策依托常规官僚机制的治理模式,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效,但官员行为的短期功利性是其明显不足。 3.结合材料二,下列选项中能支持“精准扶贫怎么扶”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检索出“一票否决”涉及大额财产登记的有62.5万人。 B.建立贫困人口信息的采集、以及对识别过程的督查机制。 C.党员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子”,来提供精准帮扶。 D.让贫困户能加入产业链,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实现产业扶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述思路。(4分) 5.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减贫有哪些可持续性发展的举措?(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米 局长说,洪波,已经研究了,你回来吧,让少军去接替你。 听到这消息,洪波并没有意想中那么高兴,心里头反而有些空落落的,嗫嚅地说,再过些日子吧,手头还有些事,少军一时半会儿也接不上趟。 局长说,行,随你,定好了日子吱一声,随时都可以回来。 洪波在东坑驻村扶贫已三年,刚去那会儿,洪波多少有些情绪,不到半年,就去找了局长,要求调回。跟女朋友谈婚论嫁了,女朋友不愿一结婚就“两地分居”,给洪波下了最后通牒。局长也答应了,可事不凑巧,上级下了文件,没有特殊情况,驻村扶贫必须满两年。洪波这种情况,显然不属特殊之列。局长也是无奈,做思想工作让洪波坚持坚持,满两年一准调回。 也好,这没了余地,洪波也没了想法,一门心思待在了东坑村。 其实洪波还是不错的,父母都是农民,他对农村工作虽说不上驾轻就熟,但略知一二。这一沉下心来,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年底考评,东坑村名列全县前茅。跟村里人处得也不错,贫困户不必说,就是非贫困户,大家也都将洪波当自己人,一点儿都不见外。 工作顺心了,日子也过得快,转眼两年期满。局长没有食言,洪波却打了“退堂鼓”。时值东坑村脱贫摘帽关键时期,阵前换将是大忌。局长也为之感动,推荐提拔洪波为副科长,继续驻村扶贫。 这下,洪波的劲头儿更大了,经常在村里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就是新婚宴尔,蜜月没过完就赶回了村里。好在妻子也理解,洪波不回家,她就常跑去村里“探班”,惹出许多风流佳话来。 不久,国扶办组织脱贫摘帽验收,几十号人“折腾”了一天,临了时,检查组长将大拇指竖得老高。 这回,是洪波主动找局长提出调回的。妻子十月怀胎,眼见预产期临近,就算是洪波不说,局里也会考虑的。 离开单位,洪波直接开车返回东坑。支书万春便问洪波何时走,洪波想了想说,东坑村虽说脱贫摘帽,如何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等把乡村振兴的方案拿出来,再走不迟。 洪波要走的消息不胫而走。夜里,村里人闻讯而至,都聚集在洪波住处。往时洪波住处也挺热闹,但今个儿却不同,气氛有些沉闷。洪波大声说,大家这是怎么了?我又不马上走,得过一阵子呢! 你给个准信,什么时候走?说话的是石大爷,村里的五保户。洪波抬眼一扫,看见屋角一袋米。这米,前些时日石大爷送来的二晚新米。尽管石大爷不肯收钱,但洪波还是变着法子付了钱。洪波笑着说,怎么说也得将这袋米给吃光吧!石大爷想了想,极认真地问道,米没吃完,你就不走?洪波也认真地回答,米没吃完,我就不走。 在东坑三年多,洪波一直自己做饭吃。一袋新米二十来斤,先前已吃了几天,估摸还能吃半个月,届时,乡村振兴的方案也就做出来了,妻子的预产期也就到了。 接下来的日子,洪波和万春他们一道,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村民家中、电话微信征询外出务工村民的意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跑镇里、县里了解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有关项目。洪波还草拟了东坑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这可是全县第一个,连县长都在大会表扬了东坑村。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洪波的工作算是完成了,是时候回去了。 万春原打算在家做一桌菜为洪波饯行,洪波没答应。三年前悄悄地来,三年后,就让我安静地走吧!洪波感慨地说。其实,洪波是怕惊动了村里人,他受不了那种告别的场面。洪波说,今晚最后再烧一餐饭,万春你要愿意,就陪我吃两碗东坑的米饭吧。 说着,洪波就去舀米,舀了两筒,发现了问题,也真是奇怪,这半个月我也没少吃,怎么这米还有这么多? 万春沉默了一会儿,动情地说,这米啊,你想吃完不容易。你吃得再多,也架不住乡亲们不断往袋子里添啊。 洪波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万春瞪了洪波一眼,说,当初你可是说过的,米没吃完,你就不走。这下你可得失言喽。 洪波有些发愣,俄顷,眼睛便涩了……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洪波主动找局长提出调回,是因为妻子预产期临近,他想要回家陪伴妻子。 B.“洪波还草拟了东坑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这可是全县第一个”,说明洪波是一个有想法、有智慧、有干劲的好干部。 C.在驻村扶贫满两年后,面对调回,洪波却打了“退堂鼓”。说明洪波心系百姓、心系脱贫工作,已经完全融入到工作中去了。 D.文中“石大爷想了想,极认真地问道,米没吃完,你就不走?洪波也认真地回答”。两处“认真”,都看出了双方对于分别的不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选用了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先说洪波在这边已经待了三年,然后才开始介绍他三年前来时的情况。 B.洪波一开始被调到东坑村时带着情绪,说明那时候的洪波还没有完全具备一个扶贫好干部的基本素质。 C.小说详细描写了洪波在东坑村振兴脱贫的具体过程,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踏实苦干、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形象。 D.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描写,看似不经意的闲笔,实则别有心意。如“在东坑三年多,洪波一直自己做饭吃”,我们可以看出洪波的清正廉洁。 8.洪波在离开前要万春再陪他吃两碗东坑的米饭,请分析这一情节设置的作用。(4分) 9.如何理解“洪波有些发愣,俄顷,眼睛便涩了……”,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