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负数《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负数 第3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负数》这一单元的综合复习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初步认识数轴,能把数轴上的点和相应的正数、0和负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本节课将以话题讨论的形式,通过解释“风速-0.6米/秒”将有关负数知识内容进行梳理。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从简单的负数填写到负数应用,巩固负数的相关知识,并借助温度拓展补充了负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大小与正数有所不同。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正、负数,会熟练读写,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负数,理解正、负数在生活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并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 通过分类梳理,明白用正负数表示数量时,首先要确定正、负数区分的标准,且能够灵活解读这个标准并应用。 3. 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梳理,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含义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解读“正负数表示量”的区分标准,理解正、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 话题讨论,梳理知识点 出示:10米栏项目,刘翔破纪录时是12.88秒,当时的风速是-0.6米/秒。 (1) 复习读法 师:读一读这个风速。 追问:读负数与读正数有什么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2) 复习意义 师:“风速-0.6米/秒”你是怎么理解的? 同桌讨论后回答。 小结:以无风为标准,刘翔跨栏方向记作正数,反方向记作负数。 (3) 复习在直线上表示 下面哪个点表示-0.6在直线上的位置? 找出正确的点,并说一说是怎么找的? 追问:A点表示哪个负数? 想一想:-0.6○-0.4 (4) 总结知识点 通过刚才的复习,负数这一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数的表格等。 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数轴)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生1:风速是负零点六米每秒。 生1:读负数时,先读“负”再读数字。 生2:读正数时,正号可读可不读,但读负数时,“负”一定要读。 生1:逆风的风速是0.6米/秒,风速的方向与刘翔跨栏的方向相反。 生2:无风的状态,风速可以表示为0,顺风的风速用正数表示,逆风的风速用负数表示。 生1:B点表示-0.6在直线上的位置。 生2:-0.6相反的量是0.6,所以-0.6到0的距离与0.6到0的距离相同,都是6小格。 生1:A点表示-0.4。 生2:-0.6 < -0.4 以“10米栏项目,刘翔破纪录时是12.88秒,当时的风速是-0.6米/秒。”为主要素材,通过对“风速是-0.6米/秒”的解读,将负数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整理和复习负数的读法,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和直线上如何表示正确的负数,同时还扩充了-0.6和-0.4的比较,为接下去的练习作铺垫。 环节二 综合练习 正负数,我会填 1.写出点A、B、C、D表示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 问:你能在直线上标出-134 的位置吗? 2. 把下面的气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5oC 0oC -5oC -8.5oC 1oC ( )oC <( )oC <( )oC <( )oC <( )oC 提示:可以先在直线上表示点,再比较大小。 师:负数大小怎么比较? 学生独立完成。 生:A是-4,B是-2.5,C是113或43,D是4.5。 生:-134 在-1和-2之间,先把-1和-2之间的线段平均分成4份,-134 靠近-2,取第3个点。 生:-8.5oC比-5oC的气温要低,所以-8.5oC<-5oC。 生: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温度就越低。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 “正负数,我会填”这一环节设计了2个练习,主要巩固在直线上表示负数,借助温度的排序,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比较大小时,为什么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 正负数,我会用 1. (1) 小亮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3米。那么小亮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 )。 (2) 如果小亮后来的位置是-6米,说明他( )。 反馈典型错误:向西行-6米 (3)如果小亮从0点先向西行2米,又向东行6米,然后又向西行2米,这时小亮的位置表示为( ),他一共行了( )米。 2.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出,经停靠站的载客情况如下表。 (1) 从起点站到E站的行车过程中,( )站没人上车,( )站没人下车。(填站名) (2) 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从E站开出时车上有( )人。 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生1:表示为5米或+5米。 生1:小亮后来的位置是-6米,说明他向西行了6米。 生2:向西行了-6米表达不正确,应为”-”已经表示了方向。 生:小亮从0点先向西行2米后他在-2处,又向东行6米后再+4处,再向西行2米后在+2处。所以小亮最后位置在+2米,他一共行了10米。 生1:D站没人上车。 生2:B站没人下车。 生1:C站的人数可以用上车的总人数减下车的总人数进行计算,即15+10+3+5-(2+4)=27(人)。 生2:也可以计算出前面A、B站的人数,再求C站的人数,15+(10-2)+3+(5-4)=27(人) 生3: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求出E站的人数有15+8+3+1-3-5=19(人)。 …… “正负数,我会用”这一环节设计了2道练习。第1小题主要借助运动,巩固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第2小题以公共汽车停靠站上下车的人数纪录变化,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同时通过计算C站和E 站的人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环节三 拓展练习 星号题,我能行 ★1.某汽车4S店1月份销售汽车100台,2月份销售150台,比1月份增长( )%。3月份仅销售汽车80台,比1月份减少( )%。 提示:找准单位“1”。 介绍:3月份比1月份减少20%,我们也可以称为“负增长”,可以记为“增长-20%”。 追问:4月份销售85台,比1月份增长( )%。 5月份销售100台,与1月份持平,增长率为( )%。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增长率为0%也称之为“零增长”。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集体纠错 生1:(150-100)÷100 =50÷100 =50% 生2:(100-80)÷100 =20÷100 =20% 生1:(100-85)÷100 =15÷100 =15% 所以4月份销售85台,比1月份增长-15%。 生:持平就是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所以为0。 星号题1改编课本练习一的第8小题。让学生体会负数和0也可以表示负增长和零增长。同时为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内容作衔接。 ★2.填表。(单位:cm) 想一想:以什么数为标准? 自主填表,反馈1——5号。 思考:6号的身高信息没有,该怎么解决? 有困难的可以跟同桌讨论,然后再答题。 师:对比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有时用正、负数表示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方便计算。 生1:平均身高154记作0,说明以154为标准。 大于154的正数表示,小于154的负数表示。 生2:2号154-152=2,所以记作-2。 生3:3号154-143=11,所以记作-11。 生4:4号154-4=150,所以填150。 生5:5号162-154=8,所以记作8或+8。 生1:可以根据平均身高154,先求出6号的实际身高。154×6-(160+152+143+150+162)=157(厘米),157-154=3 生2:也可以根据平均身高0,先求出6号用正负数表示的数据。2+11+4-(6+8)=3,154+3=157(厘米)。 生:我喜欢第2种,因为第2种计算更简便。 星号题2通过身高的记录,让学生能观察出以谁为标准,体会标准0的重要性。再通过6号身高的解觉过程,体会运用正负数解决问题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会,直观体会学习正、负数的有用之处。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进一步认识了正负数,能在直线(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并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生2:通过分类梳理,明白用正负数表示数量时,要先确定标准“0”。 ……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7练习一第6、8题。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