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近三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近三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合练习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 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 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C 2、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A.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B.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D.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C 3、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 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 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 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 4、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71 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 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 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答案】A 5、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B 6、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食盐 B.单质镁 C.烧碱 D.单质溴【答案】A 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 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A 8、常温、常压下,将 1 mol 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 1 L 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 H-TS 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 B.H-TS0,S0 C.H-TS0,S0 D.H-TS0,S0【答案】D 9、下列关于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卤原子取代 B.烷烃和环烷烃均可发生氧化反应 C.烷烃和环烷烃均可发生异构化反应 D.烷烃和环烷烃均可与 HX(X 为卤族元素)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答案】D 1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A 11、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 B.解释 C.识别 D.区分【答案】D 12、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 B.化学与技术 C.物质结构与性质 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 13、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答案】A 14、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A.启发式教学模式 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A 15、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教师想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掌握程度,常用的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 B.自我评价 C.绝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A 16、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A.B.C.D.【答案】D 17、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答案】D 18、()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形成性 B.诊断性 C.过程性 D.总结性【答案】D 19、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答案】A 20、N、O、Si、S 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S、Si 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S、SO2 和 Si、SiO2 四种物质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 D.N、Si、S 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 NO2、SiO2 和 SO2【答案】C 21、2011 年为国际化学年,它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A 22、“看到 CuSO4 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 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 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B 23、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 B.解释 C.识别 D.区分【答案】D 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CI4 的密度比 H2O 的大,可用于萃取 Br2 和 l2 B.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C.CIO2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 D.Al2O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C 25、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A.B.C.D.【答案】C 2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D 27、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B 28、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性评价【答案】B 29、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 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D 30、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A.应用 B.学会 C.掌握 D.讨论【答案】A 31、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描述中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是()。A.经历、参与、认识 B.感受、认同、保持 C.认同、体会、认识 D.经历、关注、增强【答案】C 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H=6 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c(H+)水电离产生=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C 33、CO 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 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 C.氧原子是 配健电子对接受体 D.氧原子既吸引 键电子对、又是 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D 3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A.太阳能海水淡化 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 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答案】A 35、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B 36、化学教材不包括()。A.化学教科书 B.电子教材 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 D.音像教材【答案】C 37、N、33As 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 C.热稳定性:NH3AsH3 D.酸性:HNO3H3AsO4【答案】B 38、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基态原子有 2 个未成对电子,Y、R 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x 核外电子数的 4 倍,2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 2 种元素,W 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Z、R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Z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 W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低 C.Z 的单质可以在 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R 的强【答案】C 39、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答案】A 40、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 B.实验导入 C.问题导入 D.直接导人【答案】A 41、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情谊类知识 C.化学理论性知识 D.化学技能性知识【答案】C 42、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A.观察 B.实验 C.教学 D.讨论【答案】B 43、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 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 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 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D 44、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B 45、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答案】A 4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酵粉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答案】B 47、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 B.操作兴趣 C.探究兴趣 D.创造兴趣【答案】A 48、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A.观察能力 B.实验能力 C.思维能力 D.创造能力【答案】D 49、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