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语文中考一轮复习部编版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

举报
资源描述
专题: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课标要求1.词语的理解:直接填空解释、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辨析、实词解释的正误选择。2.句子的翻译:考查课文篇目的句子,采分点主要是句中重要实词和句意。3.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考查写作技巧、理解概括、主旨情感。还出现了文意理解与分析的选择题。4.结合文章内容迁移运用:文言文的考查注重文本思想内容和知识点的关联,如字词解释迁移到其他篇目,迁移到成语,文意理解题用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等。题型概述难点一:句子翻译1.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2.牢记翻译基本方法“留、换、调、增、删”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词语;“换”是替换词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用“景象”替换;“调”是调整语序,如“何陋之有”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增”是增补词语或句子的成分,“夫大国,难测也”翻译为“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删”是删去不译的,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中的“者也”不译。重难点突破难点二:文意理解1.文意理解(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重难点突破难点三:拓展延伸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抓住重点句段,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解释一般规律。如有一年第12题要求“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有何作用。”那么在文段中筛选提取有关两人的事迹信息,然后再“同中求异”。注意从表象入手,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剖析材料,理清各自表达的深层意义,揭示个性特征。重难点突破难点四:启示感悟型 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求考生既要发掘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又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谈。答题要求:紧扣问题,寻找依据;尊重原文,深入发掘。依据原文,了解情感;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解剖分析。注意答题层次。启示感悟类题目,往往设计问题时都有“你得到什么启示”“你是如何看的”“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因此在解答时,先回答“我得到什么启示”“我认为”等,再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重难点突破一、世说新语二则一、译文:咏雪译文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课本知识整理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3.太丘舍去:古义:离去、离开 今义:前往。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用。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课本知识整理三、课文分析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点拨:融洽欢快轻松。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点拨:“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5.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点拨:聪明有才学。课本知识整理6.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7.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课本知识整理9.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知错能改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10.拓展延伸:(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答: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课本知识整理二、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1.1.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l))乎?人不知而不愠,)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2.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3.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欲,不逾矩。”(为政)(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课本知识整理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课本知识整理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课本知识整理二、解释划线词语二、解释划线词语1.1.学而学而时习时习之之(按时温习)(按时温习)2.2.有朋有朋自自远方来远方来(从)(从)3.3.人不人不知知而不而不愠愠(了解)(生气、恼怒)(了解)(生气、恼怒)4.4.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指有才得的人)(指有才得的人)5.5.吾吾日三省日三省吾身吾身(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6.6.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诚信)(诚信)7.7.传传不习乎不习乎(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指老师传授的知识)8.8.三十而三十而立立(指能有所成就)(指能有所成就)9.9.四十不四十不惑惑(迷惑、疑惑)(迷惑、疑惑)10.10.不不逾矩逾矩(越过)(法度)(越过)(法度)11.11.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12.12.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课本知识整理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 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时;今义:时间。习,古义:温习;今义:习惯)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日子。三,古义:多次,今义:数次)3.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旧的,过去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好的。从,古义:引申为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允许)课本知识整理三、诫子书一、原文及译文: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才兼备人的品行,依靠内心恬淡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心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