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及答案

缘***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8.64MB
约165页
文档ID:344862452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适用专业:农学章名:0 1|绪论题型:0 4|名词解 释 题(每小 题 2分)难度:1|易1.品种答: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作物育种答:作物的人工进化,适当的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3.植物学上的种子答: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4.农业生产上的种子答: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5.DUS答: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 称DUS难LA.B.CD.艮答型度:0 2|多项选 择 题(每小题2分):2|中)和()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传异择组变D遗变选重突C题型:0 3|填 空 题(每 小 题 1 分)难度:1|易1.生 物 的 进 化 决 定 于 三 个 基 本 因 素、和答:遗 传 变 异 选 择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育种规律、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三个方面答: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3.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分别是 和 o答:作 物 品 种 种 子。

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 及 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答:选育繁殖作物优良品种题型:0 5|判断题,正确的划7”,错误的划“X”每 小 题 1 分)难度:1|易1 .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答:X2.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答:V题型:06|简 答 题(每小题5 分)难度:2|中1.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分),改进产品品质(1分),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1分),扩大作物种植面积(1分),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分)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研究作物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2分);2搜集和创造种质资源(1分);研究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技术(1分);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1分)3.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1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 及 创 新(1分);选择的理论与方法(0.5分);人工创造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0.5分);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0.5分);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0.5分);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0.5分);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0.5分)。

题型:07|论 述 题(每小 题 10分)难度:3|难1 .目前,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技术中占据主体地位,但2 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你如何看待传统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为作物育种开辟了新途径,20世 纪7 0年代出现的DNA重组技术的,实现了源于生物的有利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大系统内可进行随意交换,为创造新的生命类型开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具有常规育种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且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生物的定向变异作物育种目标包括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改善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多个方向,目前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应用最重要的突破是在抗逆育种方面,在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上的进展还不是太快,产最、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多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由多基因控制常规育种可以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最、品质、抗性水平;而且在育种实践中,进行育种选择,都有赖于育种专家长期积累经验后形成的理性认识6分)而且生物技术在育种中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另外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生物技术创造出多种变异或产生转基因植株,都还需要用常规方法进行选择、鉴定、比较和繁殖才能成为品种,育成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也必须优于推广品种才能在生产上利用。

因此,生物技术是作物育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手段,必需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才能发挥共作用4分)2.作物育种学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答: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5分)学好作物育种学的途径和方法5分)3.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分)(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分)(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2分)(4)种子产业化2分)(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2分)章名:0 2|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题型:0 4|名词解 释 题(每小题2分)难度:1|易1.有性繁殖答:凡经雌雄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系殖,2.无性繁殖答:利用植物营养体产生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殖3 .无性繁殖系答:无性基后正物的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4 .自花授粉答: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5 .自交不亲和性答: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自交不亲和性6 .雄性不育性答: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7 .无融合生殖答:植物的雌雄性细胞甚至雌配子体内的某些单、二倍体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8 .自交系品种答: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9 .杂种品种答: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 1植株群体1 0 .无性系品种答: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题型:0 3|填 空 题(每小 题 1 分)难度:1|易1.无性繁殖有 和 两类繁殖方式答:营养体繁殖无融合生殖2 .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 作物、作物和作物答: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3.一般将自然异交率 的为自花授粉作物;自 然 异 交 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自 然 异 交 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答:小于等于4%5-50 大于等于504.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 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一般作法为:选具 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 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 植株上收获种子,统 计 E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答:一对 基 因 隐 性 显 性 母 本5.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如果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不管原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如何,经 过 一 个 世 代 的,基因型频率即可达到 o答:随机交配不再发生变化6.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及利用方式,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和无性系品种答: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7.群体品种包括下列4 种类型:、和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答: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 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8.选育和应用近等基因系多系品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 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和防止品种 o答:抗性的丧失9.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包括 和 两个育种程序答: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配制10.利用无性系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采用 和 相结合的育种方法答:有性繁殖无性繁殖题型:06|简答题(每小题5 分)难度:2|中1.简述自花授粉作物花器构造特点及开化习性?答: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1.5分)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1.5分)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2 分)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答: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三个方面:保纯合基因型使持不变;(1分)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分)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1分)异交的遗传效应: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1分)增强后代的生活力1分)题型:Oil单 项 选 择 题(每小 题1分)难度:1|易1 .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A、衰退B、增强C、不变D、难以确定答:A2 .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 是()作物,鄂 杂 棉1 0号 是()品种A.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答:D题型:07|论 述 题(每 小 题10分)难度:3|难1.设计遗传学实验,测定一种作物(棉花、水稻或玉米)的天然异交率,写出实验步骤答:(1)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如棉花的绿苗对芽黄苗;(2分)(2)用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具有显性相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品种作为父本;(2分)(3)将父本和母本等距、等量的隔行相间种植,任其自由的传粉、结实;(2分)(4)将母本种子后代进行性状测定,计算显性性状的个体比例,就是天然异交率;(2分)(5)自然异交率()=F 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F l总个体数x 1 0 0 x 2。

2分)2.以马铃薯为例说明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特点?答:无性繁殖作物一般采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通常没有分离现象,在表现型上与母体完全相似这样,在一个无性系内的所有植株在遗传基础上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原始亲本(母本)的特性,这是无性繁殖作物遗传行为上的一个显著特点马铃薯的无性系多是杂种的后代,是杂合的,遗传基因相当复杂但不论母本遗传基础的纯杂,都可以采用自花授粉作物一样的选择方法进行系统育种4分)无性繁殖作物往往出现芽变,这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有利芽变一旦出现,通过选择可用无性繁殖方法把它们迅速稳定下来培育成为新品种2分)适宜的自然和人下控制的条件下,无性繁殖作物也可进行有性繁殖,进行杂交育种无论是自花授粉的马铃薯或异花授粉的甘著,由于它们的亲本原来就是遗传基础复杂的杂合体,因此,杂种第一代就有很大的分离,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在一代的分离中一旦出现优良变异,通过选择并进行无性繁殖就可把它们的优良性状迅速稳定下来,成为新的无性系这样把有性和无性繁殖结合起来进行育种下作是改良无性繁殖作物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杂交重组丰富遗传变异,在 分 离 的F 1实生苗中选择优良单株(优良杂交组合),利用无性繁殖,可以迅速固定其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杂交育种年限(4分)章名:03|种质资源题型:04|名 词 解 释 题(每小 题2分)难度:1|易1.种质资源答: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2.起源中心答: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栽培)类型的地区3.初生中心答: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又称原生起源中心4.次生中心答: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5.原生作物答: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6.次生作物答: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作物(燕麦和黑麦)7.初级基因库(gene pool 1 )答: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无生殖隔离,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转移容易8.次级基因库(gene pool 2)答:资源间的基因能转移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须借助特殊育种手段实现基因转移9.三级基因库(gene pool 3)答:亲缘关系更远,彼此间杂交不实,杂种不育现象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