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面向未来的课程教学”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举报
资源描述
学“面向未来的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听了程红兵老师主讲的课题:《面向未来的课程教学》,我有很多感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畅想未来,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未来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那未来的课程教学从哪里来? 首先,是从现实生活的感知当中来,因为我们发现现实生活许多变化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程老师说未来20年60%的职业岗位将消失,说的直接一点就是目瞪口呆,我们虽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结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变化。在听到这些职业在未来将要消失的时候,我感觉很不可思议。我当然知道在整个变化过程当中,具体哪个年代什么职业岗位将消失,其预测的错误概率很高,但是整个发展趋势我还是能感受到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两人合著了一本《爆裂》,书中总结了未来社会的三大趋势: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其实现在就是这样,现实社会非常的不对称,复杂,不确定性,这些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不确定性——疫情的事情已经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明天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没法预知。所以必须应对不确定性,教育要应对,老师要应对,校长要应对。杜威一百多年前说的这句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不改变教育,学生就没有明天。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有所变化。 第二, 是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中来。程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科技无根”。面对无根的现象,教师何为?教师应该做一点什么,我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但知识不是死的,知识是活的。那些有体验支撑的能够基于证据和根据的,能够做出自己回答的知识才有智慧,就是基于反思实现问题解决的知识才有智慧。 第三, 是从对当下教育的深度批判中来。弗里德曼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世界将不会简单地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划分,而分为高想象力(HIE)和低想象力(LIE)两种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判断一个国家的标准是创新,一个国家要么是高创新的,要么是低创新的。” GDP当然是重要的,GDP反映了许多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从想象力这个维度来看,这个维度可能是决定未来的东西。我们在培养优秀的记忆者。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思想者、探究者,这才是关键。 第四, 是从技术世界的颠覆性革命中来。 第五, 是从对社会新知的学习掌握中来。社会重新定义知识、学习、教育、培养目标。面对未来社会的巨大变化,现在社会各界已经做了许多探索,重新定义了知识、学习,重新定义教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基本的理论,一些基本的概念,现在都有颠覆性的改变。 “未来教育”培训使我真正认识到:我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重视师生互动、互评,师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强调互助互学,师生相互评价,强调学习中师生的平等地位,使师生之间能够实实在在的交流,共同提高学习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