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诗词表达技巧与语言(古诗词)【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中考语文一轮(系统)复习

举报
资源描述
第第14讲:讲:诗词表达技巧与语言诗词表达技巧与语言(古诗词曲)(古诗词曲)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系统)复习精品课堂01概念解说02题型分析03答题技巧04总结反思CONTENTS目 录01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是诗歌鉴赏的难点。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三大类12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使用典故(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借古讽(喻)今,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5答题步骤:1.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2.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3.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简意丰、言近旨远、含蓄蕴藉等考查方式: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6答题范式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答题公式:通过什么(表达技巧)+写出了(诗的内容)+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7例(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注释】一何:多么。罹:遭受。凝寒:严寒。8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9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两个叠词富有音乐性,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亭亭(挺拔),劲(刚劲),端正(直立、正直)。诗人写松柏“本性”,歌颂了松树的高洁,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描写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和静即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乐与悲的结合以乐景衬哀情。(2)联想与想象,以叫虚实结合。(3)正反对比。(4)白描。(5)细节描写(6)欲扬先抑。(7)象征(8)点与面的结合(9)视觉、听觉、触觉等相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直抒胸臆,烘托对比,象征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是近年的热点诗歌表现手法之描写手法1.衬托:(正衬)突出了.;(反衬)用.反衬出.,更突出了.;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3.对比:更鲜明、更突出.;4.白描:不加渲染烘托,清晰鲜明,寥寥数语就勾勒出.5.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6.象征: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91.情景交融。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墓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2.因事明理。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3.对比衬托。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4.托物言志。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思想情感。如虞世南蝉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5.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6.渲染烘托。这两个词本是绘画的传统技法,在诗词中指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置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籍淡气氛,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几种常见表达技巧解说10答题步骤:1.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后对相关诗句简要解说;再作用分析。考查方式: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11答题范式: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答题公式: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121.形容自然景物特点的词语清净、虚幻、渺茫 奇异;开阔、悠远、旷远、雄奇、壮丽;清幽 素雅 澄净 静谧、幽静;明丽、绚丽、秀美清新、萧条(萧索)、荒凉、凄清、阴冷、冷落、衰败、肃杀;苍凉、奇峰突元、重峦叠峰、山清水秀、山明水秀、水阔山高、鸟语花香、青山碧水、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绿草如茵、桃红柳绿、银装素裹、新黄嫩绿、皓月千里、风清月朗、风和日丽、风清气爽、万木争荣、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春色满园、春意盎然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诗情画意、蔚为壮观。答答题关关键词示例示例132.形容人生追求、态度的词语:积极向上、乐观旷达、消极颓废坚守节操、洁身自好、不同流俗、坚贞不屈淡泊名利、不慕权贵、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及时行乐;随遇而安、淡然处世、宠辱不惊、宠辱皆忘。3.形容品格的词语:品行高洁、冰清玉洁、高风亮节、正气凛然;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定顽强、不屈不挠、清高孤傲、孤高正直;孤芳自赏、超凡脱俗、粗犷豪放、傲岸不羁、豪放洒脱;虚心、自负、趋炎附势:3.诗词中形容情感的词语:哀怨、哀伤、惆怅、失落、寂寞、悲愤、沉痛;孤独、孤独无依、忧愁、烦闷、无可奈何;惋惜、愉悦、欢快、激动、仰慕、渴望、缠绵悱恻;惜别、依恋、闲适恬淡、自得其乐、百无聊赖;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忘乎所以;慷慨悲凉、愤世嫉俗、慷慨激昂;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世态炎凉的感慨、胜景不常与世事变迁的感慨、时光易逝与人生苦短的感慨。14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题目。下面题目。绝句吴嘉纪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注释】:灶户,指旧时以煮盐(煎盐)为业的人(即盐民)。1.分析首句中诗人写“低草房”与“六月”,有哪几个作用?2.说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低草房”写出盐民劳动的地点,“六月”写出盐民劳动的时间。这样写,揭示了盐民劳动的艰苦环境。例一: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盐民的劳动更为艰苦,也表现了诗人对盐民的同情。示例二:动静结合。前两句是静态的描述,是背景,后两句则是动态的展现,是人物特写,一层推进一层,活生生地表现了盐民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熬煎。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比兴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赋予某物人的情感,将某物拟人化;3.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用典:加深诗词的意境,含义丰富促使人联想,委婉含蓄。6.双关:意在言外,语意丰厚,余味深长,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直抒胸臆,烘托对比,象征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是近年的热点诗歌表现手法之修辞手法16答题步骤: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3.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考查方式: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17答题范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答题公式: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内容+表达情感18(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题云山图二首沈周(一)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二)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注】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1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1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例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该选项的诗句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最接近;1913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忙”与“闲”二字赋予了云与山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了云与山动静皆宜的情景。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白云的动态美。诗句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首句首句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次句紧承,纠正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次句紧承,纠正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忙忙”和和“闲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与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静止与云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与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静止与云移动时的画面,诗人误认为山在移动,事实上是云在移动,山作为云的陪衬,动时的画面,诗人误认为山在移动,事实上是云在移动,山作为云的陪衬,衬托出白云的变化的动态美,故而也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句表达了诗衬托出白云的变化的动态美,故而也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物我合一的情趣。人惬意闲适、物我合一的情趣。02 诗歌语言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主要指领会诗人用词的妙处(炼字、词、句)和判断诗歌语言风格:言近旨远、淡而有味、浅淡中见深意、含蓄隽永、耐人寻味、韵味醇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言简意丰、质朴自然、辞藻华丽、雄奇瑰丽、明白晓畅、简洁洗练、行云流水。即诗词中或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或哲思理趣,或将所写的对象表现得具体生动。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精神,以及对于人生的超脱态度。形象性题即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或情感。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时节”,虽然只短短四字,但包含了时况(说杜甫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当时春光正好,百花早已盛开,有的已开始凋零)、比况(李龟年盛期已过,流落江南,到了“落花时节”)、自况(杜甫少年时在文坛崭露头角,十四五岁就出入歧王宅里、崔九堂前,但满怀抱负无法施展而辗转漂泊垂垂老矣,这“落花时节”是对他自身不幸的感叹)、世况(唐室天下经过了安史之乱,开元时代的升平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着对国破家亡民生凋敝的慨叹)等多种意义。凝炼性。即诗词用语“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弹,而含意未尽”。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