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能力测试试卷能力测试试卷 A A 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有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答案】D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B.教育投资 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 3、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答案】B 4、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A.1 岁左右 B.3 岁左右 C.6 岁左右 D.9 岁左右【答案】B 5、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加里宁 C.夸美纽斯 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C 6、“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答案】D 7、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答案】A 8、()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A.形成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答案】A 9、同一个问题在以前历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都呈现出各个层面的问题,把它们糅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以达到温故知新之效。这属于()A.横向反思 B.纵向反思 C.集体反思 D.个人反思【答案】B 10、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A.1904 年 B.1922 年 C.1949 年 D.1986 年【答案】A 11、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答案】B 12、“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答案】D 13、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答案】C 1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A.蝴蝶效应 B.鲶鱼效应 C.马太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答案】D 15、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分组教学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导生制【答案】C 16、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C 17、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A.计划性 B.外显性 C.目的性 D.直接性【答案】A 18、“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答案】B 19、在个性心理结构中,()更为稳定。A.兴趣 B.价值观 C.气质 D.性格【答案】C 20、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他们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好成绩。但其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A.倒 U 型曲线关系 B.U 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W 型曲线关系【答案】A 2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B 22、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学生问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倍感迷茫。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等。由此可知,王老师欠缺的是()A.主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答案】D 2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答案】B 24、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答案】B 25、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撰作整合 D.操作熟练【答案】A 2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答案】C 27、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同,出生五至十个月发展最为迅速,五六岁是个显著的加速期。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答案】C 28、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答案】B 29、水痘是儿童的常见病,若班上有儿童出水痘,教师应该()A.立即采取隔离,教室消毒 B.要对全校教室和操场消毒 C.向校领导汇报坚持上课 D.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答案】A 3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A.教育叙事研究 B.作品分析法 C.教育行动研究 D.历史法【答案】C 31、某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答案】C 32、物理老师将“能运用所学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答案】C 33、“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期间。A.唐宋 B.明清 C.元明 D.战国【答案】A 34、心理起源说的提出者是()A.利托尔诺 B.朱熹 C.孟禄 D.沛西*能【答案】C 35、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A 36、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答案】C 37、艾里斯的 ABC 理论中的“C”指的是()。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D.个体对 A.的信念、观点【答案】C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C.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 D.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答案】B 3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答案】B 40、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演示法 B.练习法 C.参观法 D.言语直观【答案】C 41、在一个阴湿山洼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答案】A 42、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答案】C 43、据班里学生反映新来的数学老师讲课脱离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此作为班主任的杨老师积极和数学老师进行沟通,班主任杨老师的做法体现了()。A.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 B.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 C.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D.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答案】C 44、集合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春秋【答案】B 4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课 B.教师教得好 C.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上课【答案】D 46、“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答案】C 47、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答案】C 48、杨老师在运用自己编制的试卷组织测验时发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得分没有拉开差距,A.难度比较高,产生了天花板效应 B.难度比较低,产生了地板效应 C.区分度比较低 D.试卷的信度很低【答案】C 49、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研究者、指导者,还是活动的()。A.促进者 B.学习者 C.参与者 D.以上都对【答案】D 50、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回退现象 D.高原现象【答案】D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略 二、下面是几位科任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数学教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语文教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音乐教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上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压阵。”接着,几位教师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就怕班主任。”“见了班主任就像见了猫。”“猫一走耗子就翻堂。”“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上述教育现象。【答案】(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要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科任教师要在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协同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案例中的科任教师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完全归于班主任身上的做法是不正确的。(2)班级民主管理是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最有效地一种管理方式,它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案例中的班主任的管理属于以权力压制学生,缺乏民主意识,是学生难以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当中。(3)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遵循教管结合的原则。教管结合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三、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山中访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