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能力测试试卷能力测试试卷 B B 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将游戏分为()两大类。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答案】A 2、缺碘会引发()。A.甲亢 B.呆小症 C.克汀病 D.精神病【答案】C 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的概念。A.性别倾向性 B.性别差异性 C.性别独特性 D.性别恒常性【答案】D 4、下列关于幼儿的发展与遗传素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幼儿的发展总是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和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 B.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体貌、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差异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 D.遗传素质不仅为幼儿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幼儿的发展【答案】D 5、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答案】C 6、教育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A.鉴定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导向作用【答案】C 7、最早将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是()A.法国的福禄贝尔 B.英国的欧文 C.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D.德国的福禄贝尔【答案】D 8、34 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占多数。A.名词和形容词 B.动词和副词 C.名词和动词 D.数次和量词【答案】C 9、进入 3 岁以后,幼儿()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答案】C 10、有关幼儿园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观念中,错误的是()。A.要向儿童展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要让儿童认识到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广泛的、动态的联系 C.要培养儿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 D.要告诉儿童人类必须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答案】D 11、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根据()来判断在幼儿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信赖。A.小朋友对自己的态度 B.教师教学的水平 C.教师对自己的言行 D.幼儿园玩具的多少【答案】C 12、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A.做 B.做和学 C.教和学 D.教和做【答案】A 1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A.情绪 B.气质 C.管理方式 D.人格魅力【答案】C 14、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答案】C 15、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答案】B 16、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问卷调查法 D.家长评价【答案】D 17、在商场,45 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 23 岁时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45 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 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 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 D.45 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答案】B 18、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答案】C 19、下列概念中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关的是()。A.强化 B.社会交往 C.同化 D.最近发展区【答案】A 20、最早将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是()A.法国的福禄贝尔 B.英国的欧文 C.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D.德国的福禄贝尔【答案】D 21、儿童 2 岁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但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从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看,这种游戏水平属于()A.非游戏行为 B.独自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答案】C 22、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A.自我控制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觉醒【答案】B 23、下列关于制定幼儿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定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答案】A 24、3 岁前,幼儿言语的主要形式是()。A.独白 B.对话 C.情境言语 D.连贯性言语【答案】B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答案】C 26、以下关于幼儿多动症的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该类患儿突出的、持久的临床特征 B.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是不经过思考就行动 C.对多动症儿童首先注重心理治疗,消除各种紧张因素 D.儿童多动症的形成与先天遗传无关【答案】D 27、4 岁的瑞瑞不小心把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段【答案】B 28、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 29、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立一个人搭建积木转变为与其他同伴联合搭建,这体现了幼儿的()。A.社会性发展水平 B.运用材料的水平 C.概念发展水平 D.创造水平【答案】A 30、儿童 3 岁后,胸围每年增加()。A.1 厘米 B.2 厘米 C.3 厘米 D.4 厘米【答案】A 31、下列游戏类型中,社会性行为水平最高的是()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答案】D 32、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A.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B.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C.支持者、合作者、组织者 D.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答案】A 33、“幼儿园”一词是()年诞生的。A.1837 B.1840 C.1842 D.1903【答案】B 34、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答案】C 35、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父亲 B.母亲 C.教师 D.同龄人【答案】D 36、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等各种游戏属于()。A.移情训练 B.角色扮演 C.模拟活动 D.玩耍活动【答案】B 37、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 B.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答案】D 38、婴儿开始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他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这说明婴儿进入了()阶段。A.自发性微笑 B.内源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答案】D 39、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捡起来给他,他又扔在地上,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这说明婴儿喜欢()A.玩东西 B.重复连锁的动作 C.手的动作 D.抓握物体【答案】B 40、下列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答案】C 41、3 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动 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成人【答案】B 42、儿童的正常听力一般为 020 分贝。若听力在()分贝则为轻度听力障碍。A.3655 B.5670 C.7190 D.2135【答案】D 43、关于湿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因食物过敏而致 B.可因灰尘引起过敏 C.可因羊毛、化纤引起过敏 D.病因易确定【答案】D 44、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答案】B 45、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答案】B 46、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A.中央 B.边缘 C.上部 D.下部【答案】B 47、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0 2 岁 B.3 4 岁 C.5 6 岁 D.6 10 岁【答案】A 48、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教育纲要 D.幼儿园工作规程【答案】B 49、孩子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是()。A.能力类型的差异 B.兴趣类型的差异 C.气质类型的差异 D.性格类型的差异【答案】C 50、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新生儿爱听节奏快的乐曲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答案】D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老师在表演区投放了自制的有关西游记人物的面具,小朋友很感兴趣。东东、丽丽、妞妞、明明四个小朋友来到表演区,争着戴孙悟空的面具来表演。这时,老师建议他们相互协商,每个人扮孙悟空打妖怪儿歌里的一种角色,然后再相互交换角色。小朋友们表示同意。他们商量后,分配好各自的角色,戴上不同的面具: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东东扮演老妖婆,但是没有面具,妞妞想了一个办法,找来一块头巾系在东东头上。孩子们拿着自制的道具准备表演,老师鼓励他们大胆按照儿歌的内容做动作,边念儿歌边表演。当“老妖婆”出现时,孩子们变得兴奋起来;当“老妖婆”被孙悟空打倒后,大家都高兴地欢呼起来。接下来再表演时,孩子们的表演欲望更强烈了。(1)结合材料分析,表演游戏的功能。(2)指出材料中老师指导表演游戏方法的成功之处。【答案】(1)表演游戏可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突出作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有效地使幼儿受到艺术熏陶。材料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扮演角色,体会到孙悟空打妖怪作品的内容实质,让幼儿设计头饰,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合作的能力,并让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2)教师首先为幼儿提供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材料,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在发现幼儿争抢孙悟空面具时,及时介入加以引导,建议他们协商分工扮演其他角色让幼儿感受到合作表演的乐趣。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凯和小丽各自在桌子前拼小熊积木,小凯始终低头自己拼积木,不与别的小朋友说话。一会儿小强走到桌边,靠近小凯,想和小凯一起玩,但小凯仍低头拼积木,没理小强。玩了一会儿,小凯手上只剩下一件小熊衣服和小熊裤子,他去找小熊头,但是找不到,他低下头接着拼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