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海事大学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海事大学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层析实验中点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滴在滤纸上 B.点样时应尽量蘸取较多的试样滴在滤纸上,使点样一次成功 C.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数次 D.点样后应在滤纸上形成一个直径较大的样斑,以便实验时观察 参考答案: C 2.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 A 略 3. 现给你提供以下试剂:①蒸馏水;②铁粉;③浓硫酸;④浓盐酸;⑤烧碱;⑥浓氨水;⑦Cl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从电子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废液中(含有FeCl3、FeCl2、CuCl2),回收并制取纯净的FeCl3溶液.在方案中需选用上述试剂中的(  ) A.①②④⑦ B.①③④⑥ C.②④⑥⑦ D.①④⑥⑦ 参考答案: A 【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 【分析】腐蚀废液中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以及氯化铁,铁可以置换金属铜,可以和三价铁反应,铜不能盐酸反应,而金属铁可以,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以此解答. 【解答】解:腐蚀废液中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以及氯化铁,加入过量的铁可以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氯化亚铁,即Fe+Cu2+=Fe2++Cu、Fe+2Fe3+=3Fe2+,过滤,所得的滤液是氯化亚铁,滤渣是金属铜和过量的铁,铜不能盐酸反应,而金属铁可以,Fe+2H+=Fe2++H2↑,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以将铜分离,再过滤,得到的滤液是氯化亚铁,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2Fe2++Cl2=2Fe3++2Cl﹣,再向滤液中通入氯气即可, 故选A. 4. 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参考答案: C 略 5. 对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反应A2(g)+3B2(g)2AB3(g)的△H>0        B.图②可表示压强(P)对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        C.图③可表示向醋酸溶液通人氨气时,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        D.根据图④,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O调节pH至3~5 参考答案: D 略 6. 如表离子组中所给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完全且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3+、S2ˉ、Clˉ、Na+ NaOH溶液 Fe3++3OHˉ═Fe(OH)3↓ B Na+、Al3+、Clˉ、SO42ˉ 少量KOH溶液 Al3++3OHˉ═Al(OH)3↓ C H+、Fe2+、SO42ˉ、NO3ˉ BaCl 2溶液 SO42ˉ+Ba2+═BaSO4↓ D Na+、K+、ClOˉ、 SO42ˉ 通入少量SO2 2ClOˉ+SO2+H2O═2HClO+SO32ˉ   参考答案: B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铁离子能够氧化硫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解答】解:A.Fe3+、S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a+、Al3+、Clˉ、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加入少量NaOH后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B正确; C.H+、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K+、ClO﹣、SO42﹣之间不反应,加入少量二氧化硫后,次氯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H2O+SO2═SO42﹣+2HClO+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7. 达菲是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治疗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它是由我国特有中药材八角的提取物——莽草酸为原料合成的。已知莽草酸和达菲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莽草酸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B.达菲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成、酯化、消去、氧化等反应 D.1 mol达菲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4 mol 参考答案: C 8. 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 B、分别加稀硫酸煮沸,加银氨溶液加热观察有无银镜 C、分别加热水溶解,观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有无甜味产生、  参考答案: BD 9. (2010·全国卷Ⅰ)13.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参考答案: D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结构为空间网状,存在硅氧四面体结构,硅处于中心,氧处于4个顶角所以A项错误;在SiO2晶体中,每6个Si和6个O形成一个12元环(最小环),所以D对,B、C都错误! 10. 最近发现一种由钛(Ti)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圆圈表示钛原子,黑点表示碳原子,则它的化学式为(    ) A. TiC                         B. Ti14C13        C. Ti4C7                       D. Ti13C14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参考答案: B 略 12. 常温下,向20.00mL 0.1000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H+)>c(OH﹣)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c(H+)=c(NH3?H2O )+c(OH﹣) D.点d所示溶液中:c(NH3?H2O )>c(SO42﹣)>c(OH﹣)>c(NH4+) 参考答案: B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a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但铵根离子水解较微弱; B.b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溶质的性质判断; C.c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判断; D.d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一水合氨,且硫酸钠是氨水浓度的一半. 【解答】解:A.a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即c(H+)>c(OH﹣),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物料守恒知c(NH4+)>c(SO42﹣),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SO42﹣)>c(H+)>c(OH﹣),故A正确; B.b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硫酸铵的酸性较弱,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即可,所以c(NH4+)>c(Na+),故B错误; C.c点溶液中,溶液呈碱性,所以c(H+)<c(OH﹣),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铵、硫酸钠、一水合氨,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根据物料守恒得c(NH4+)+c(NH3?H2O)=2c(SO42﹣)=2c(Na+),所以得c(SO42﹣)+c(H+)=c(NH3?H2O )+c(OH﹣),故C正确; D.d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一水合氨,且硫酸钠是氨水浓度的一半,一水合氨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NH3?H2O )>c(SO4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明确图象中曲线变化趋势、曲线上每一个点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3. 下列推断或表述正确的是(  ) A.25°时,有pH=a的醋酸溶液,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液滴加1~2滴0.01 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小 C.0.2mol/L的一元酸HX与0.1mol/L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H+)+c(K+)═c(OH﹣)+c(X﹣) D.25°时,0.2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为1 参考答案: C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加水稀释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 B.沉淀呈黄色,说明AgI溶解度较小; 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D.0.2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酸过量,计算剩余的H+离子浓度. 解答:解:A.25°时,有pH=a的醋酸溶液,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所以a<b,故A错误; B.沉淀呈黄色,说明AgI先析出,则AgI溶解度较小,则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故B错误; C.0.2mol/L的一元酸HX与0.1mol/L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有:c(H+)+c(K+)═c(OH﹣)+c(X﹣),故C正确; D.0.2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酸过量,c(H+)==0.05mol/L,则pH不为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溶度积常数电荷守恒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