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曹禺中学高一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曹禺中学高一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函数f (x)=2sinxcosx是                       (    ) A.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参考答案: C   略 2. 下列幂函数中,过点(0,0),(1,1)的偶函数的是(  ) A. B.y=x4 C.y=x﹣2 D. 参考答案: B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分析】A先看定义域是[0,+∞),不关于原点对称,不是偶函数. B验证是否过这两个点,再看f(﹣x)与f(x)的关系. C验证是否过这两个点,再看f(﹣x)与f(x)的关系. D验证是否过这两个点,再看f(﹣x)与f(x)的关系. 【解答】解:A、定义域是[0,+∞),不关于原点对称,不具有奇偶性. B通过验证过这两个点,又定义域为R,且f(﹣x)=(﹣x)4=x4=f(x). C不过(0,0). Df(﹣x)===﹣f(x) ∴f(x)是奇函数,不满足偶函数的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否在曲线,即点的坐标是否适合曲线的方程以及函数的奇偶性,要先看定义域,再看﹣x与x的函数值间的关系. 3.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且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对于.为对数函数,在上递增,则错误; 对于.为指数函数,在上递增,则正确; 对于.为指数函数,在上递减,则错误. 故选. 4. 在△ABC中,sin2A≤sin2B+sin2C-sin Bsin C,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5. 已知是第一象限的角,那么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D.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参考答案: D 略 6. 设,,c,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7. 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对于下列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参考答案: A ①与可能相交;②可能在平面内;③与可能异面; ④与可能异面,故所有命题均不正确. 故选. 8.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其中是函数f(x)的导函数,则函数y= f(x)的大致图象可以是(   ) 图1   参考答案: A 由函数的图象得到: 当x<﹣1时,f′(x)<0,f(x)是减函数; 当﹣1<x<0时,f′(x)>0,f(x)是增函数; 当0<x<1时,f′(x)>0,f(x)是增函数; 当x>1时,f′(x)<0,f(x)是减函数. 由此得到函数y=f(x)的大致图象可以是A.   9. 已知点A、B是函数f(x)=x2图象上位于对称轴两侧的两动点,定点F(0,),若向量,满足?=2(O为坐标原点).则三角形ABO与三角形AFO面积之和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3,+∞) C. [,+∞) D. [0,3] 参考答案: B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通过设点A(﹣x,x2)(x>0)、利用?=2、计算可知B(,),过点A、B分别作x轴垂线且垂足分别为C、D,通过S△ABO+S△AFO=S梯形ACDB﹣S△ACO﹣S△BDO+S△AFO、利用面积计算公式及基本不等式计算即得结论. 解答: 解:依题意,不妨设点A(﹣x,x2)(x>0)、B(p,p2)(p>0), ∵?=2,即﹣xp+(xp)2=2, ∴(xp)2﹣xp﹣2=0, 解得:xp=2或xp=﹣1(舍), ∴p=,即B(,), 过点A、B分别作x轴垂线,垂足分别为C、D, 则S△ABO+S△AFO=S梯形ACDB﹣S△ACO﹣S△BDO+S△AFO =(AC+BD)?CD﹣AC?CO﹣BD?OD+OF?CO =(x2+)?(x+)﹣x2?x﹣??+??x =(x3++2x+﹣x3﹣+) =(+2x+) =(+) ≥?2(当且仅当=即x=时等号成立) =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涉及面积的计算方法、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 10. 记=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对于函数f(x)定义域中任意的x1,x2(x1≠x2),有如下结论: ①f(x1+x2)=f(x1)f(x2); ②f(x1x2)=f(x1)+f(x2); ③. 当f(x)=ex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参考答案: ①③ 【考点】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专题】应用题;函数思想;分析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f(x)=ex,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知f(x1+x2)=f(x1)f(x2),f(x1x2)≠f(x1)+f(x2);由f(x)=ex是增函数,知③正确. 【解答】解:∵f(x)=ex时,f(x)定义域中任意的x1,x2(x1≠x2), ∴f(x1+x2)=ex1+x2=ex1?ex2=f(x1)f(x2),故①正确; f(x1x2)=ex1x2=≠ex1+ex2=f(x1)+f(x2),故②不正确; ∵f(x)=ex是增函数, ∴③,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12. 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90°,AD=2,BC=1,P是腰DC上的动点,则|+3|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5 【考点】93:向量的模.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解析法求解,以直线DA,DC分别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1,a),C(0,a),D(0,0),设P(0,b)(0≤b≤a),求出,根据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利用完全平方式非负,即可求得其最小值. 【解答】解:如图,以直线DA,DC分别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2,0),B(1,a),C(0,a),D(0,0) 设P(0,b)(0≤b≤a) 则=(2,﹣b),=(1,a﹣b), ∴=(5,3a﹣4b) ∴=≥5. 故答案为5. 13. 已知,则________. 参考答案: 2 【分析】 首先利用,求出t值,然后利用数量积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又,求得,所以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量积运算,难度不大. 14.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则        . 参考答案: 15. 把一块边长为10cm正方形铁片按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裁下,用余下的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正四棱锥(底面是正方形,从顶点向底面作垂线,垂足是底面中心得四棱锥)形容器,则容器的容积V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参考答案:   16. 已知直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它在曲线和x轴所围成区域内(含边界),底边BC在x轴上,那么它的最大面积函数是             . 参考答案: 当≥时,  ;当<<时, 17. 在等比数列{an}中,,则          . 参考答案: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于任意的n∈N*,都有Sn=2an﹣3n. (1)求证{an+3}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参考答案: 【考点】8E:数列的求和;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1)令n=1,则a1=S1=2a1﹣3.求出a1=3,由Sn+1=2an+1﹣3(n+1),得Sn=2an﹣3n,两式相减,推导出an+1+3=2(an+3),由此能证明{an+3}是首项为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由an+3=6×2n﹣1,能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由an=6×2n﹣1﹣3,能求出数列{an}的前n项和. 【解答】证明:(1)∵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对于任意的n∈N*,都有Sn=2an﹣3n. ∴令n=1,则a1=S1=2a1﹣3.解得a1=3, 又Sn+1=2an+1﹣3(n+1),Sn=2an﹣3n, 两式相减得, an+1=2an+1﹣2an﹣3,则an+1=2an+3, ∴an+1+3=2(an+3), 又a1+3=6, ∴{an+3}是首项为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解:(2)∵{an+3}是首项为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an+3=6×2n﹣1,∴an=6×2n﹣1﹣3. (3)∵an=6×2n﹣1﹣3. ∴数列{an}的前n项和: Sn=6×﹣3n=6×2n﹣3n﹣6. 19.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已知底角为45 的等腰梯形ABCD,底边BC长为7cm,腰长为 ,当一条垂直于底边BC(垂足为F)的直线l从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 有公共点)时,直线l把梯形分成两部分,令BF=x,试写出左边部分的面积y与x的函数 解析式。                        参考答案: 过点分别作,,垂足分别是, ...2分 因为ABCD是等腰梯形,底角为,, 所以,... ...4分 又,所以 6分 ⑴当点在上时,即时,;       ... ...8分 ⑵当点在上时,即时,...10分 ⑶当点在上时,即时, =      ... .....12分 所以,函数解析式为           ... .... 13分 20. (本小题13分)设两向量满足,、的夹角为, (1)试求  (2)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析:(1)由题意知.......................................3分       =.................6分        (2)..............................9分 因为它们的夹角为锐角 所以,即........................................12分 故t的取值范围是...............................................13分   21. 某地区的农产品A第x天(1≤x≤20,x∈N*)的销售价格p=50﹣|x﹣6|(元∕百斤),一农户在第x天(1≤x≤20,x∈N*)农产品A的销售量q=a+|x﹣8|(百斤)(a为常数),且该农户在第7天销售农产品A的销售收入为2009元. (1)求该农户在第10天销售农产品A的销售收入是多少? (2)这20天中该农户在哪一天的销售收入最大?为多少? 参考答案: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分析】(1)第7天的销售价格p=50﹣|x﹣6|=50﹣|7﹣6|,销售量q=a+|x﹣8|=a+|7﹣8|,得第7天的销售收入W7=pq=49×(a+1)=2009,可得a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