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研究机构在对具有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x和y进行统计分析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求得y关于x的回归方程为,则在这些样本点中任取一点,该点落在回归直线上方的概率为(  ) x 4 6 8 10 12 y 1 2 2.9 5 6.1 A. B. C.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分析】 求出样本的中心点,计算出,从而求出回归直线方程,个点中落在回归直线上方的有三个,算出概率即可。 【详解】由题可得, 因为线性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所以,所以, 所以, 故5个点中落在回归直线上方有 , ,,共个,所以概率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和古典概型,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属于一般题。 2. 已知命题p:?x∈[1,2],x2-a≥0,命题q:?x0∈R,x+2ax0+2-a=0.若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2或a=1  B、a≤-2或1≤a≤2 C、a≥1           D、-2≤a≤1 参考答案: A 略 3. 复数z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它的模为3,实部是,则是(    )  A. +2i       B. -2i      C. +2i         D. -2i 参考答案: B 略 4. 已知平面向量,则实数的值为(    ) A.1             B.-4             C.-1             D.4 参考答案: B 5. 两圆,的公切线有且仅有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参考答案: C 6. 设f(x)=x2-2x-4 lnx,则函数f(x)的增区间为 A. (0,+∞)    B. (-∞,-1),(2,+∞)    C. (2,+∞)    D. (-1,0) 参考答案: C 7. 函数f(x)=lnx﹣1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 参考答案: C 【考点】52: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 【分析】先求出f(e)=0,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到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 【解答】解:∵f(e)=lne﹣1=0,f(x)在(0,+∞)递增, 而2<e<3, ∴函数f(x)=lnx﹣1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2,3), 故选:C. 8. 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则a的值是      (       ) (A)     (B)1或–2    (C)1或        (D)1 参考答案: D 9. 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12              B.8               C.6              D.4 参考答案: C 10. 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为,则m=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若该椭圆上存在一点使得,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略 12. 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p=0.8,则输出的n=    . 参考答案: 4 13. 函数在时有极值10,那么a、b的值为______. 参考答案: . 由题意得 当时,无极值,舍去.满足题意. 14. 设已知函数,正实数满足,且,若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2,则=    ▲    . 参考答案: 根据题意可知, 并且可以知道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且有,又, 由题的条件,可知, 可以解得,所以,则有.   15. 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的单位是米,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米/秒.                                                  参考答案: D 略 16. 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若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PF1F2=30°,F1F2=2,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参考答案: 【考点】K4:椭圆的简单性质;K3:椭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判断三角形PF1F2是直角三角形,依题意可求得|PF1|与|PF2|,求出a,然后求解b,即可求解椭圆方程. 【解答】解: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若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可得PF2⊥F1F2,∠PF1F2=30°, ∴|F1F2|=2,|PF1|=,|PF2|= 又|PF1|+|PF2|=2a=2,a=,|F1F2|=2c=2,c=1, ∴b=. 所求椭圆方程为:. 故答案为:. 17. 已知向量,,,若是共面向量,则x=          . 参考答案: -2 由于不共线,且和共面,根据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有,即,即,解得.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一个计算装置有两个数据输入口Ⅰ、Ⅱ与一个运算结果输出口Ⅲ,当Ⅰ、Ⅱ分别输入正整数时,输出结果记为,且计算装置运算原理如下:①若Ⅰ、Ⅱ分别输入1,则;②若Ⅰ输入固定的正整数,Ⅱ输入的正整数增大1,则输出结果比原来增大3;③若Ⅱ输入1,Ⅰ输入正整数增大1,则输出结果为原来3倍。 试求: (1)的表达式;(2)的表达式;     (3)若Ⅰ、Ⅱ都输入正整数,则输出结果能否为2013? 若能,求出相应的;若不能,则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1)    (2)    (3),∵,         ∴输出结果不可能为2013。   略 19. (本题满分12分) (1)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 (2)已知试用分析法证明: 参考答案: (1)证明:假设在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即均小于60°,                            (2分) 则三内角和小于180°,与三角形中三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原命题成立 . (2)证明:要证上式成立,需证     需证           需证                         需证     需证,               只需证1>0                                因为1>0显然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 .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若(4,3)是角α终边上一点,求的值. 参考答案: 21. 已知椭圆C: =1(a>0)的焦点在x轴上,且椭圆C的焦距为2.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R(4,0)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点P,Q,过P作PN⊥x轴且与椭圆C交于另一点N,F为椭圆C的右焦点,求证:三点N,F,Q在同一条直线上. 参考答案: 【考点】K4: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Ⅰ)由椭圆的焦点位置分析可得a2>7﹣a2,进而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可得a2﹣(7﹣a2)=1,解可得a的值,代入椭圆的方程即可得答案; (Ⅱ)分析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k(x﹣4),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可得直线QN方程,令y=0,可得直线QN过点(1,0),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解:(Ⅰ)∵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a2>7﹣a2,即, ∵椭圆C的焦距为2,且a2﹣b2=c2, ∴a2﹣(7﹣a2)=1,解得a2=4,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Ⅱ)证明:由题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的方程为y=k(x﹣4),点P(x1,y1),Q(x2,y2),N(x1,﹣y1), 则得3x2+4k2(x﹣4)2=12, 即(3+4k2)x2﹣32k2x+64k2﹣12=0,△>0,,, 由题可得直线QN方程为, 又∵y1=k(x1﹣4),y2=k(x2﹣4), ∴直线QN方程为, 令y=0,整理得= ==, 即直线QN过点(1,0), 又∵椭圆C的右焦点坐标为F(1,0), ∴三点N,F,Q在同一条直线上. 22.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某中学推行“创新课堂”教学.高一平行甲班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授课,高一平行乙班采用“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授课,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记成绩不低于120分者为“成绩优秀”)  分数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甲班频数 1 1 4 5 4 3 2  乙班频数 0 1 1 2 6 6 4   (1)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2)在上述样本中,学校从成绩为[140,15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学习交流,求这2人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 参考公式:K2=,其中n=a+b+c+d. 临界值表: P(K2≥k0) 0.100 0.050 0.010 0.001 k0 2.706 3.841 6.635 10.828     参考答案: (1)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2) 【分析】 (1)填写列联表,计算K2,对照数表即可得出结论; (2)设,表示成绩为的甲班学生,,,,表示成绩为的乙班学生,根据古典概型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1)补充的列联表如下表:   甲班 乙班 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的观测值为 , 所以有以上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2)设,表示成绩为的甲班学生,,,,表示成绩为的乙班学生, 则从这名学生中抽取名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共有15种等可能的结果: ,,,,,,,,,,,,,,, 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公式,从名学生中抽取名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为. 【点睛】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列联表;(2)根据公式计算的值;(3) 查表比较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独立性检验的结论也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得到的结论也可能犯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