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1234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评价自己的意志品质并能设计自我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和塑造的途径。能评价自己的意志品质并能设计自我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和塑造的途径。识记情绪情感的概念识记情绪情感的概念。识记个性、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等概念。识记个性、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等概念。能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和区别人的各种需要能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和区别人的各种需要。识记感知觉的概念、种类,结合实例解释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识记感知觉的概念、种类,结合实例解释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第二章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的社会学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第四节第四节 情绪与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第五节第五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第六节第六节 个性个性预习案例:预习案例:案例案例2-12-1:某校护理系有两位同学某校护理系有两位同学小李和小王。小李和小王。小李常常表现为:温柔、随和,对事物观察敏锐,反应敏小李常常表现为:温柔、随和,对事物观察敏锐,反应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胆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谨慎,缺少胆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小王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而小王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己见。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己见。思考:思考:1 1常见的气质类型有哪些?常见的气质类型有哪些?2 2根据上述特征,判断小李、小王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根据上述特征,判断小李、小王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3 3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的积极与消极因素。4 4了解人的气质有何意义?了解人的气质有何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以人脑为核心的人脑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以人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中实现的。神经系统中实现的。(一)脑干、丘脑和小脑(一)脑干、丘脑和小脑 (二)边缘系统(二)边缘系统 (三)大脑(三)大脑 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二、脑的基本功能及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二、脑的基本功能及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纵裂、胼胝体、大脑灰质、大脑白质、基底核纵裂、胼胝体、大脑灰质、大脑白质、基底核 (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皮质)(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皮质)(大脑灰质核团)(大脑灰质核团)(1400g)(大脑皮层)(大脑皮层)(600g、2200c)二、脑的基本功能及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二、脑的基本功能及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单侧化”。表表2-1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功能左半球右半球视觉视觉概念、字母及单词识别概念、字母及单词识别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听觉听觉言语性声音言语性声音环境声音及音乐环境声音及音乐运动运动复杂随意运动复杂随意运动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语言语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空间和数学能力空间和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几何学、方向感觉和心理旋转几何学、方向感觉和心理旋转案例评析:案例评析:【案例案例2-2】1848 1848年年9 9月月1313日,铁路监工盖吉在一次爆破中,一根日,铁路监工盖吉在一次爆破中,一根3.73.7英尺长的铁杆刺英尺长的铁杆刺穿了他的颅骨。当人们用卡车把他送回旅馆的时候,他自己还能走上楼,但穿了他的颅骨。当人们用卡车把他送回旅馆的时候,他自己还能走上楼,但随后的随后的2 23 3周内,他濒于危亡,到周内,他濒于危亡,到1010月中旬他却逐渐恢复。恢复后盖吉的左月中旬他却逐渐恢复。恢复后盖吉的左眼失明,左脸麻痹,但姿势、运动和言语上无恙;在心理上,他却变了个人,眼失明,左脸麻痹,但姿势、运动和言语上无恙;在心理上,他却变了个人,他的理性和动物性之间的平衡似乎已遭破坏,他随时发作、放纵,还伴有无他的理性和动物性之间的平衡似乎已遭破坏,他随时发作、放纵,还伴有无礼和污秽的语言,这些都不是他过去的习惯,他不听从朋友和伙伴的劝阻,礼和污秽的语言,这些都不是他过去的习惯,他不听从朋友和伙伴的劝阻,特别是当这些劝阻与他的需求冲突时,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他随时异想天开特别是当这些劝阻与他的需求冲突时,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他随时异想天开地提出很多计划,瞬间又一次否定,反复无常。他的智能和表现像个孩子;地提出很多计划,瞬间又一次否定,反复无常。他的智能和表现像个孩子;可是却有着一个成年男子所具有的强烈本能。他受伤之前虽未受到良好的学可是却有着一个成年男子所具有的强烈本能。他受伤之前虽未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但他具有平衡的心态,受到熟人的尊敬,大家认为他是个机灵、聪校教育,但他具有平衡的心态,受到熟人的尊敬,大家认为他是个机灵、聪明的生意人,精力充沛,毅力不凡,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就这些方面来说明的生意人,精力充沛,毅力不凡,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就这些方面来说他已经完全变了。他的朋友和熟人都说他他已经完全变了。他的朋友和熟人都说他”不再是以前的盖吉了不再是以前的盖吉了”。评评 析:析:这个案例刚好发生在科学家们着手构想脑功能这个案例刚好发生在科学家们着手构想脑功能与复杂行为之间的关系时期,虽然没人想把盖吉作与复杂行为之间的关系时期,虽然没人想把盖吉作为典故,但他的故事却提供了较早的证据,证明脑为典故,但他的故事却提供了较早的证据,证明脑是心理过程的基础。是心理过程的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的社会学基础 一、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一、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言语交往、人际关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言语交往、人际关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是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源泉。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是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源泉。二、人的社会化二、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一个自然人的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个性,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个性,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案例评析:案例评析:【案例案例2-32-3】19201920年在印度一个狼洞里发现了两个小女孩,大的年在印度一个狼洞里发现了两个小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二三岁。她们在狼窝里生长,习性如狼,七八岁,小的二三岁。她们在狼窝里生长,习性如狼,不会说话,四肢爬行,舔食物品,白天挤压、卷曲在不会说话,四肢爬行,舔食物品,白天挤压、卷曲在一起睡觉,夜里像狼一样嚎叫。牧师辛格夫妇把她们一起睡觉,夜里像狼一样嚎叫。牧师辛格夫妇把她们送进孤儿院,精心抚养,期望消除她们的狼性,恢复送进孤儿院,精心抚养,期望消除她们的狼性,恢复人性。他们给大女孩取名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人性。他们给大女孩取名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阿玛拉因感染疾病一年后死去,卡玛拉经过耐心培养阿玛拉因感染疾病一年后死去,卡玛拉经过耐心培养和教育,两年后学会了直立,和教育,两年后学会了直立,6 6年后能单独行走。进入年后能单独行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社会4 4年,只能听懂几句简短的话,直到年,只能听懂几句简短的话,直到1717岁时才岁时才学会学会5454个单词,智力水平仅相当于个单词,智力水平仅相当于3 3岁半的孩子。岁半的孩子。【评评 析析】脱离现实、脱离人类社会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即脱离现实、脱离人类社会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即便有健全的人的神经结构,心理也会变得畸形。可见,便有健全的人的神经结构,心理也会变得畸形。可见,人的正常的心理功能是离不开人的社会环境及人的社人的正常的心理功能是离不开人的社会环境及人的社会实践的。会实践的。第三节第三节 认认 知知 过过 程程 一、感觉、知觉一、感觉、知觉 (一)感觉(一)感觉 1 1感觉的概念感觉的概念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性的反映。例如:例如:人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嗅到某种气人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嗅到某种气 味,感到肚子饿,感到手很冷等。味,感到肚子饿,感到手很冷等。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种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种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2 2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根据信息的种类,可以将感觉分为根据信息的种类,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和和内部感觉内部感觉两大类。两大类。(1 1)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并反映它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并反映它们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们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2 2)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并反映它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并反映它们的个别属性,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们的个别属性,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3.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1 1)感受性)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2 2)感觉阈限)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就高;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就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较强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其感受性就低。感觉阈限高的,需要较强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其感受性就低。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两者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两者成反比关系反比关系。4 4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特性 (1 1)感觉的适应)感觉的适应 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闻其臭”就是嗅觉的适应。就是嗅觉的适应。(2 2)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使感觉性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亮亮暗暗 (3 3)感觉的后象)感觉的后象 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不消失的现象。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感觉后象 (4 4)联觉)联觉 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 觉冷色暖色 (5 5)感觉的补偿与发展)感觉的补偿与发展 人的感受性不仅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暂时性的变人的感受性不仅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暂时性的变化,而且能在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化,而且能在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得提高和发展。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1954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