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复习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题库复习题库复习 20222022 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检测试卷检测试卷 A A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答案】C 2、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A.夸关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答案】B 3、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A.斯坦福大学 B.牛津大学 C.北京大学 D.哈佛大学【答案】D 4、以下不属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是()。A.一定的招生权 B.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权力 C.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权 D.教学、科研和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事配备权【答案】D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手段先进【答案】D 6、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答案】A 7、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中世纪的西欧 D.古希腊【答案】C 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3 年 B.1995 年 C.1997 年 D.1998 年【答案】D 9、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 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 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答案】C 10、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A.实践与实习 B.职业生涯辅导 C.求职培训 D.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答案】D 1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答案】D 12、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A.直线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D.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D 13、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A.生命权 B.人格权 C.荣誉权 D.身体权【答案】C 14、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答案】D 15、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答案】C 16、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A.客体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答案】B 17、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 18、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A 19、根据学术门类划分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这些组合被称为()。A.课程 B.专业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答案】B 20、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A.主要目的 B.最高目的 C.主要目标 D.最高目标【答案】B 21、从进人大学四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A.心理适应期 B.学业准备期 C.心理准备期 D.心理摇摆期【答案】C 22、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答案】B 23、对部分品学兼优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的招生制度是指()。A.保送生制度 B.定向生制度 C.委培生制度 D.自费生制度【答案】A 24、“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A.科学研究职能 B.社会服务职能 C.培养人才职能 D.终身学习职能【答案】C 25、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可追溯到()。A.牛津大学 B.中世纪大学 C.哈佛大学 D.剑桥大学【答案】B 26、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A.高校 B.政府和高校 C.政府 D.市场【答案】D 2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A.调查研究法 B.情感交流法 C.说理启迪法 D.榜样教育法【答案】C 2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答案】C 29、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A.不利于因材施教 B.教学效率较低 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 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答案】B 30、学校的建筑、设备、诗墙、画廊等是一种()。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答案】B 31、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答案】D 32、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法治化 B.终身化 C.国际化 D.民主化【答案】B 33、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答案】C 34、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A.教学 B.实习 C.就业辅导 D.毕业设计【答案】D 35、高等教育私营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 B.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新自由主义路线 C.“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为高等教育私营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D.社会需要【答案】A 36、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A.直线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D.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D 37、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B.威斯康星大学 C.柏林大学 D.京师大学堂【答案】C 3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生物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答案】B 39、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A.公平公正 B.科学定编定岗 C.战略规划 D.分类考核【答案】B 40、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答案】C 4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夸美纽斯 D.赞可夫【答案】C 42、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A.以教学为主 B.以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兼顾 D.按学校考核来取舍【答案】C 43、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A.学术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答案】B 44、“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A.科学研究职能 B.社会服务职能 C.培养人才职能 D.终身学习职能【答案】C 45、大学教师的()能力具有加速器或催化剂的功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 1+1大于 2 的功效。A.沟通能力 B.教学能力 C.研究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D 46、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描述是()。A.专科教育 B.本科教育 C.研究生教育 D.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答案】D 47、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答案】A 48、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A.中级人地 B.中级专门人才 C.高级人才 D.高级专门人才【答案】D 49、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自我表现 B.学科内容 C.学生反应 D.物理环境【答案】A 50、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A.函授教育 B.通才教育 C.英才教育 D.专才教育【答案】B 51、高等教育内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水平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A.教育层次结构 B.教育科类结构 C.教育形式结构 D.教育能级结构【答案】A 52、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方案【答案】A 53、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A.学生班级 B.课程 C.专业 D.系科【答案】C 54、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出现了()。A.加长化 B.短学程化 C.缩短化 D.均衡化【答案】B 55、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答案】B 56、()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泰勒 D.施瓦布【答案】A 5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的性质。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文化【答案】A 58、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答案】C 59、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A.北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清华大学 D.天津大学【答案】B 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答案】A 61、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答案】C 62、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A.学习者 B.教师 C.管理者 D.教育者【答案】A 63、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的特征。A.反主流文化 B.反多元文化 C.反传统文化 D.反校园文化【答案】A 64、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A.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 B.扩大 C.保持 D.减少【答案】B 65、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A.文学博士学位 B.医学博士学位 C.理学博士学位 D.哲学博士学位【答案】D 66、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A.间接调控 B.宏观调控 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 D.直接调控【答案】C 67、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A.能级结构 B.学科专业结构 C.教材结构 D.队伍结构【答案】A 68、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A.学术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答案】B 69、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时期。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答案】A 70、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基础性 B.专业性 C.人文性 D.科学性【答案】B 71、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A.教育性 B.规范性 C.职业性 D.指令性【答案】C 72、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 D.复式教学【答案】A 73、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B.市场的力量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