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招考项目专员启事模拟卷(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判断题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否)答案解释: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科技方面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并不是说只要科技进步了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决。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典故中的主人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_____。 A: 没有看到事物之间是联系的,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B: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C: 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缺乏社会历史性 D: 没有做到从已经变化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都是静止地看问题,而没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故选D。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目前全国各地血库纷纷告急,特别是0型血。由于0型血适用于任何人,所以在没有时间测定患者是何种血型的危急时刻,0型血是不可缺少的。0型血是唯一可与其他任何血型相融的血型,所以它可以输给任何受血者。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用途,0型血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如果上文陈述是正确的,那么下面哪一项也一定正确?_____ A: 0型血的特殊用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它与大部分人的血型都相融 B: 0型血的供应一直很少,以至于在最能体现其用途的危机时刻却往往不够用 C: 要决定输送任何非0型血时都必须以知道受血者的血型为前提 D: 只有0型血不能按照危机时刻的需要来快速地测定出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0型血是唯一可供没有检验血型的受血者使用的血型,则如果不知道受血者的血型,就不能输其他血型的血,即输非0型血给受血者必须知道受血者的血型,C项正确。A、B、D项均不能由题干推出。故答案选C。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下列糖中纯度最高的是_____。 A: 红糖 B: 冰糖 C: 白糖 D: 糖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解析】纯度较高的白糖纯度可达99.6%以上,冰糖更超过99.9%。一般的砂糖则含有少量矿物质及有机物,因此带有颜色。至于红糖,纯度不高,颜色很深,但保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故选B。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生肉馅速冻食品只有充分煮熟,才能保证食用安全。下列哪项与这句话的意思最接近?_____ A: 生肉馅速冻食品煮熟后再冷却,食用还是安全的 B: 不经充分煮熟的生肉馅速冻食品,食用是不安全的 C: 生肉馅速冻食品不宜过久贮存 D: 选购生肉馅速冻食品一定要看清卫生许可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即为B项。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单选题摩擦:生热_____ A: 冬天:寒流 B: 海晡:灾难 C: 高薪:养廉 D: 位高:权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摩擦是生热的一种手段,高薪是养廉的一种手段。故答案选C。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单选题在吴某死亡后,下列人员中不具有赔偿请求人资格的是_____。 A: 母亲 B: 妻子 C: 儿子 D: 儿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国家赔偿法》第6条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儿媳既不是继承人也不具有扶养关系,故不具有赔偿请求人资格。故选D。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判断题违法是指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A。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选题通常使用的毛笔有狼毫和羊毫之分。其中的“狼毫”是指_____。 A: 狼狗的尾毛 B: 黄鼠狼的尾毛 C: 狼的尾毛 D: 野兔的尾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狼毫,毛笔的一种,用黄鼠狼(黄鼬)的尾毛制成,故名。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故名。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B: 自然人从10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C: 自然人从16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D: 自然人从18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故本题答案选A。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_____。 A: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 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发展中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 我国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故本题答案选D。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判断题真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故题干说法正确,本题答案是Y。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美国经济打‘喷嚏’,别国经济也感冒…,这种现象能说明哪种概念?_____ A: 贸易利益 B: 分工的不经济 C: 溢出效应 D: 国际收支失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解析】溢出效应是指一国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对别国的影响。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ACD选项的内容均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B。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在决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_。 A: 信息子系统 B: 参谋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监控子系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在政策制定中,决断子系统必须对信息、参谋两个子系统进行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还要对影响政策制定工作的其他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因此具有主导性。 第15题所属考点-《管理常识》 16、单选题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_____。 A: 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 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C: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范畴,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客体不都是物质形态的,比如说人的思想、心理活动等,他们都是主体研究的对象,属于客体的范畴,但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事物,都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既可以下行,也可以上行或平行的文种是_____。 A: 报告 B: 通告 C: 意见 D: 批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意见是典型的三不限的文种。报告不能下行,通告、批复不能上行。故本题答案选C。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三种类别,其中不包括_____。 A: 管理岗位 B: 专业技术岗位 C: 工勤技能岗位 D: 高层次人才岗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 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故本题答案选D。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是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 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征注册会计师条例》 D: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政法规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具体的名称有条例、决定、决议、命令、指示等。A为法律,B为行政法规,C为地方性法规,D为部门规章。故本题答案选B。 第1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单选题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_____。 A: 人的主观能动性 B: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 事物的内部矛盾 D: 外力的推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决定性的原因;外因是事物起变化的重要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故本题答案选C。 第2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单选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位任务是_____。 A: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B: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C: 积极改造落后文化 D: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